一、什么是過失重傷罪
(一)過失重傷罪的概念
過失致人重傷罪,是指過失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的行為。
(二)過失重傷罪的構成特征
1、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權,身體權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
2、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
3、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二、如何正確認定過失重傷罪
(一)過失重傷與意外事件致人重傷的區別
關鍵在于行為人對重傷的結果是否能夠預見、應否預見。如果能夠預見,則涉嫌犯罪;不能夠預見的,則是意外事件,不是犯罪。行為人能否預見,需要根據行為人的實際認識能力和行為時的情況分析。
(二)本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
實踐中,有人往往將過失傷害致人死亡的案件定為過失傷害致死,尤其是對于因過失當場致人重傷,但由于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而死亡的案件,更容易被認定為“過失重傷(致死)罪”。
這種做法于法無據,也不符合犯罪原理。“過失傷害致人死亡”,實質上就是過失致人死亡罪,無非是在這種案件中,行為人對他人重傷、死亡的結果都是存在過失。過失致人重傷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在于過失行為最終引起的結果是重傷還是死亡。因此,是重傷的定過失致人重傷罪,是死亡的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三)本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區別
如果行為人以輕傷為故意,而過失地導致了他人重傷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罪。
三、過失犯罪向故意犯罪轉化的條件
構成過失犯罪向故意犯罪的轉化,一般來說需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一〕行為人主觀上必須具有過失、故意兩種罪過。這里的過失既可以是疏忽大意的過失,也可以是過于自信的過失;這里的故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間接故意。如果行為人主觀上只有過失或故意一種罪過,就不存在過失向故意轉化的問題。
〔二〕行為人主觀上所具有的過失、故意兩種罪過,必須是過失在前,故意在后。如果是故意在前過失在后,則不存在過失向故意轉化的問題。此種情況有可能是故意向過失的轉化。
〔三〕過失、故意兩種罪過之間,必須具有密切的聯系。也就是說,故意是以過失為前提,是在過失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前邊的過失,就不會產生后邊的故意。如果雖有過失、故意兩種罪過,而且過失在前故意在后,但二者之間毫無聯系,也不存在過失向故意轉化的問題。例如,司機某甲在行車途中因速度太快過失地將行人某乙撞死,然后駕車逃跑。在逃跑過程中,遇見仇人某丙,又故意地將某丙撞死。這里,某甲撞死某丙的故意并不是在撞死某乙的過失的基礎上發生的,也就是說,二者之間沒有任何聯系。因此某甲主觀上的過失與故意兩種罪過之間不存在轉化關系,而是各自獨立的兩個罪過。
〔四〕行為人主觀上的犯罪故意必須是表現為對最終的嚴重危害結果的追求或放任,而不是對前一過失造成的危害結果的認可。否則,也不存在過失向故意的轉化。例如,汽車司機開車時因超速行車過失地將一行人撞死,他下車一看,正巧是自己的仇人,很慶幸這一結果的發生。司機的這一心理固然惡劣,但并沒有從過失轉化為故意。因為司機的故意心理并未導致新的危害結果發生,只不過是對前一過失結果的認可而已。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什么是過失重傷罪”問題進行的解答,過失致人重傷罪是指由于沒有預料到行為結果的嚴重性,對他人身體造成嚴重傷害的一種過失犯罪行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卸站不編制溢油應急計劃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0-11-24行政案件回避的適用是怎樣的
2021-03-17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職業病診斷鑒定手續有哪些
2021-02-22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必須立案嗎
2020-12-09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什么是破產債權
2021-03-02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2020-12-22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房產交易需要土地證嗎
2021-02-20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如何認定
2021-01-02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