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犯罪有什么限制規定
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忙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還是以汽車駕駛員為例,某駕駛員已經知道自己駕駛的汽車制動不靈,需要修理,但由于急于出車跑業務,并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高超,出不了事,結果遇到緊急情況,將人撞死。作為駕駛人員,汽車制動不靈,可能會造成事故,是應該預見到的,但該駕駛員自認為技術高超,懷著僥幸心理,結果造成危害,應當負交通肇事罪的責任。
應當注意到,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于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刑事責任。二是在處罰上,鑒于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定得輕。
什么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態度。過失犯罪指在過失心理支配之下實施的、根據刑法的規定已經構成犯罪的行為。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即屬于不適當的、應當受到譴責的行為。過失犯罪行為本身蘊涵著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會的行為。
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尤其是身處與他人安全或者他人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的行業時,必須要加倍小心,更加的認真和專注,這樣才能防止因為過失而發生不可挽回的事情。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憲法對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何規定
2020-12-24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