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人的留置權是否存在
在我國的現行法律下是存在的。
留置權的定義和特點
留置權是債權人合法占有債務人的財產,在債務人未清償到期債務前,留置該財產的權利。留置權包含兩個內容,即留置標的物和變價并優先受償。
在我國,留置權是一種法定的擔保物權。首先,留置權是一種物權。當具備法定條件時,留置權人就可以排他地占有,支配留置物,不僅得對抗債務人的返還請求,且得對抗一般第三人對留置物的權利主張;其次,留置權是一種擔保物權。當債務人不履行給付義務超過約定期限時,留置權人可以就留置物的交換價值優先受償。
我國法律中對于留置權規定的演變及分析
1、1987年《民法通則》第八十九條第(四)項規定:“按照合同約定一方占有對方的財產,對方不按照合同給付應付款項超過約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權留置該財產,依照法律的規定以留置財產折價或者以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償還”。因此,筆者認為《民法通則》規定的留置權,是一種合同留置權,因為其對合同的性質、合同類型等并未作出要求和限制,所以房屋租賃合同中也可以存在留置權。
2、但是1995年實施的《擔保法》對留置權卻采用了封閉式原則,將留置權僅僅限定在保管合同、貨運合同以及承攬合同中,且必須是法律的直接規定才是享有留置權的依據。(具體見該法第84條)
3、1999年《合同法》在《擔保法》的基礎上又增加行紀合同的留置權。(具體詳見《合同法》第422條)
4、2007年的《物權法》對于留置權的規定有了很大的突破,采取了開放式原則。《物權法》第230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并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因此,留置權所擔保的對象不再限制在合同債權,只要符合留置權的法定構成要件,除法律明確規定不得留置或者當事人約定不得留置外,均可留置。
綜上,筆者認為:在《擔保法》頒布后,到《物權法》實施前,享有留置權的僅限于四類合同,即:保管合同、貨運合同、承攬合同以及行紀合同,除此以外,其他任何合同,包括房屋租賃合同在內都不享有留置權。但是《物權法》不但突破了原先局限于四類合同的限制,而且留置權也不再以合同為基礎,而是同時可以出現在侵權之債、不當管理之債、無因管理之債中。故,筆者認為《物權法》為房屋租賃合同中的出租方享有留置權提供了法律依據,出租方在符合法定的條件時是可以成為留置權的主體的。
房屋租賃關系中行使留置權的條件
1、房屋租賃合同中對出租方享有留置權作出明確約定
在房屋租賃合同中應對出租方享有在承租方逾期支付房租、費用的情況下對出租房屋內承租方的動產、財物,依法享有留置權的約定,而不僅僅是對房屋內動產、財物的一般處置權、處理權等不規范的表述。
2、債權人應合法占有債務人的動產
出租方合法占有出租方房屋內承租方的動產、財物的方式一般如下:
第一,承租方將約定的動產、財物轉移給出租方占有(“主動交付占有”);
第二,房屋租賃期滿或依法提前解除、終止,在承租方拖欠租金、水電氣費,承租方逾期遺棄、滯留在租賃房屋內的動產、財物,依據合同出租方有權打開房屋,對承租方的財產進行占有(滯留占有);
第三,通過申請人民法院財產保全,由人民法院責令暫由出租方占有、控制甚至保管的承租方在租賃房屋內的動產、財物(司法確認占有)。
由上文可以看出,留置權大多出適用于各種合同,比如房屋租賃合同、貨物運輸合同、建筑安裝承包合同等等,而有關于留置權的法律知識還是比較實用的,因為合同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多了解一些相關知識可以更好的保護我們自己的權益,比如了解了房屋租賃留置權,在涉及到房屋租賃的時候可以更好維護我們的權益。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地死亡賠償
2021-01-07行政賠償案件可以調解嗎
2021-03-19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人身損害賠償包括的項目、計算標準和計算方法
2021-02-09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0-12-14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