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5年7月14日下午,聾啞人李某應朋友的邀請吃飯,向好友陶某借摩托車。陶某明知李某為聾啞人不能駕車,還是將摩托車出借。當日21:00許,李某醉酒后在316國道與杜某相撞。交通事故發生后,李某駕車向東逃逸又將王某撞傷,王某后經搶救無效死亡。李某駕車肇事撞死人后,受害人王某家屬將陶某、李某告上法庭,要求二人承擔賠償責任。檢察院對李某駕車肇事的行為也提起了刑事訴訟。
法院判決:李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賠償王某家屬經濟損失7萬余元;陶某明知李某沒有摩托車駕駛資格,而將自己的摩托車借給其駕駛,責令賠償2萬余元。
【案例分析】
確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主體,通常應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運行支配;二是運行利益的歸屬。所謂運行支配是指可以在事實上支配、管理機動車的運行;所謂運行利益,一般僅限于機動車運行本身而生的利益。與特定的機動車具有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歸屬關系的人從學理上說,被稱做機動車的保有人,一般是機動車的所有人,但也不盡然,如某人將車送交機動車修理公司檢修,修理工擅自將車開出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的所有人不承擔責任而由修理公司承擔責任;又如某些公司將本公司車輛作為福利交給職員使用,除定期包銷部分費用外,不進行任何管理,如果職員肇事,公司不應承擔責任。
在借(租)用機動車的案件中應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出借(租)人明知借(租)用人無駕駛資格或技能仍然出借或出租的,借用或租用關系雙方當事人均為責任主體,共同承擔連帶責任;另一種是出借(租)人能證明自己沒有過失的,如將車借給了有駕駛執照的人,在賠償受害人后,可以向借(租)用人追償。本案的摩托車所有人陶某雖然將車借給了他的朋友聾啞人李某,但借用并不改變保有人的地位,借用人不是機動車的保有人,何況本案中借用人李某還不具有駕駛資格,實際上就是沒有支配機動車的能力,所有人陶某將車借給他具有過失,作為摩托車的保有人,他比照雇主責任的規定,應與肇事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或單獨承擔責任。
【律師提示】
機動車所有人明知借用人不具有駕駛資格或有其他違法駕駛行為的,單獨或與借用人連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駕校學車撞車要賠錢嗎
2020-12-16黨員受到刑事處罰如何黨內處理
2020-12-04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剝奪子女監護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0-12-21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離婚后,對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應怎么處理
2021-03-07物流公司拆遷補償辦法
2021-03-15沒公布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13棚戶區改造與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都有哪些區別
2020-12-20農村拆遷和戶口問題有關嗎
2020-11-18婚前房產婚后拆遷所得安置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14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如何補償的
2021-01-02城市私有房屋被拆遷怎么辦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