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5年7月14日下午,聾啞人李某應朋友的邀請吃飯,向好友陶某借摩托車。陶某明知李某為聾啞人不能駕車,還是將摩托車出借。當日21:00許,李某醉酒后在316國道與杜某相撞。交通事故發生后,李某駕車向東逃逸又將王某撞傷,王某后經搶救無效死亡。李某駕車肇事撞死人后,受害人王某家屬將陶某、李某告上法庭,要求二人承擔賠償責任。檢察院對李某駕車肇事的行為也提起了刑事訴訟。
法院判決:李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賠償王某家屬經濟損失7萬余元;陶某明知李某沒有摩托車駕駛資格,而將自己的摩托車借給其駕駛,責令賠償2萬余元。
【案例分析】
確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主體,通常應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運行支配;二是運行利益的歸屬。所謂運行支配是指可以在事實上支配、管理機動車的運行;所謂運行利益,一般僅限于機動車運行本身而生的利益。與特定的機動車具有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歸屬關系的人從學理上說,被稱做機動車的保有人,一般是機動車的所有人,但也不盡然,如某人將車送交機動車修理公司檢修,修理工擅自將車開出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的所有人不承擔責任而由修理公司承擔責任;又如某些公司將本公司車輛作為福利交給職員使用,除定期包銷部分費用外,不進行任何管理,如果職員肇事,公司不應承擔責任。
在借(租)用機動車的案件中應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出借(租)人明知借(租)用人無駕駛資格或技能仍然出借或出租的,借用或租用關系雙方當事人均為責任主體,共同承擔連帶責任;另一種是出借(租)人能證明自己沒有過失的,如將車借給了有駕駛執照的人,在賠償受害人后,可以向借(租)用人追償。本案的摩托車所有人陶某雖然將車借給了他的朋友聾啞人李某,但借用并不改變保有人的地位,借用人不是機動車的保有人,何況本案中借用人李某還不具有駕駛資格,實際上就是沒有支配機動車的能力,所有人陶某將車借給他具有過失,作為摩托車的保有人,他比照雇主責任的規定,應與肇事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或單獨承擔責任。
【律師提示】
機動車所有人明知借用人不具有駕駛資格或有其他違法駕駛行為的,單獨或與借用人連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在爭議期間是否正常執行
2021-03-05申請書工傷認定要多長時間才能知道結果
2021-01-26老年人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2021-02-14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房地產開發貸款利息的計算
2020-11-24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車險在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理賠是合法的
2021-01-15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世紀理財:投資公告中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2020-12-30承包合同糾紛算什么類型的案件
2020-11-22土地轉讓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