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犯罪構成的四要件和三階層的理論知識定義
一般認為,當前世界上存在著三種有影響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一種是大陸法系國家的遞進式犯罪構成體系,其構成要件為該當性、違法性和有責性;另一種是英美法系國家雙層次的犯罪構成體系,一是本體要件,包括犯罪意圖和犯罪行為,二是抗辯事由,包括脅迫、防衛、警察圈套、未成年等要素;第三個就是前蘇聯和我國耦合式的犯罪構成體系,由犯罪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四個要件組合而成。
在我們國家,長期占主導地位的是前蘇聯的犯罪構成理論,其優點是通俗易懂,比較容易掌握。應該說四要件理論對認定犯罪是有幫助的,但是近年來我國刑法學者對它進行了反思,提出了不少批評,主要問題是它是一種平面式的封閉結構,四個要件之間并非截然可分,而是存在依存關系,它對簡單犯罪的認定不存在問題,但要解決疑難復雜案件就會存在問題。更為主要的是,它沒有反映定罪的思維邏輯過程,在這點上與大陸法系國家的三要件理論有很大差距。三要件理論是遞進式的邏輯結構,先是構成要件該當性,解決事實上是否具備構成要件行為和故意或過失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法律上的評價,解決違法性問題,考察是否具有違法性阻卻事由,如果有違法性阻卻事由,那么定罪活動就會中止,行為就會排除在犯罪之外,如果沒有違法性阻卻事由,就意味著行為具有違法性,進而考察行為人的責任,如果沒有責任,犯罪仍然不能成立,只有三個要件都具備了犯罪才能成立。它是層層遞進的,開放式的,為被告人辯護提供了余地,反映了定罪的邏輯思維過程,是動態的。在三要件理論中三個要件的關系分得比較清晰,它們互相獨立,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來進行判斷。
我們四要件理論是平面的,互相之間是依附的,沒有反映認定犯罪的邏輯思維過程,是靜態的,不是動態的,在實踐中逐漸暴露出了它的缺陷。所以現在我國不少學者都對它進行了批評,主張用新的犯罪構成理論進行替代。但對替代方案有不同看法,此前大部分方案還是在對四要件理論進行修修補補的基礎上提出的,比如有的主張把客體取消,有的主張把主體取消,或者把一個要件分成兩個要件、把兩個要件合成一個要件等等。現在隨著大陸法系的三要件理論體系逐漸被介紹到我國,越來越多的學者主張用大陸法系的三要件理論體系來替代我國現行的四要件理論,這樣一個思路應該說是有新意的。我個人比較贊同這種主張。在我主編的200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刑法學》教科書中,運用大陸法系的該當性、違法性和有責性要件來建立犯罪論體系,這是我國大陸第一本以大陸法系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來寫的刑法教科書。
二、犯罪所滿足的要件構成
刑事法律中的犯罪,必須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構成,這些條件就是所謂要件。過去刑法理論和法律條文都是持四要件說,即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客觀方面。主體即行為的實施者,就是誰干的,分一般主體,特殊主體等。客體即行為侵犯的對象,例如強奸罪的客體只能是女性。主觀方面指行為主體主觀上的動機。客觀方面是指具體的行為和造成的結果,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有行為犯(只要實施了某種行為就構成,如持有毒品)和結果犯(產生了一定的后果才構成,例如交通肇事)之分。其中主觀方面即犯罪的動機,是區分主觀惡性大小以及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此罪和彼罪的重要依據。例如故意殺人,故意傷害,過失殺人,意外事件,都可以造成致人死亡的結果,但罪名和處罰是大不相同的。
很顯然,主體、客體;主觀、客觀的四要件說是符合辯證法的,或者說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產物。
三、結論:刑法犯罪構成的四要件和三階層,哪個更合理
因為三要件理論還比較新,所了解的人不是很多。所謂三要件,大約是“符合性,違法性,有責性”。也有說是“犯罪主體、犯罪行為和犯罪結果”。二者結合起來,就是主體的符合性,行為的違法性,結果的有責性。看著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四要件和三要件有什么區別呢?區別很大,四要件理論認為構成犯罪的行為,按三要件理論則可能認為無罪。如果存細看一下,就不難發現,三要件中沒有主觀方面,強調的是結果而不是動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謂白糖殺人案:某人(主體)錯把白糖當成毒藥下在(客觀方面)別人(客體)飲水中企圖謀殺(主觀方面),結果沒有得逞(客觀方面)。按照四要件論,這是故意殺人未遂。而根據三要件說,則不構成犯罪。因為沒有犯罪的結果。
四要件是一切行為的構成要素。而三要件中第二項卻是犯罪行為,或是行為的違法性。既然是行為,那么必然就包括有主體、客體、主觀、客觀四個要素。所以要分析三要件的第二項,必然要繞回到四要件上來。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講述的關于刑法犯罪構成的四要件和三階層的相關知識講解,若是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可進入律霸網查詢,希望通過文章的講解能夠給您帶來幫助,律霸網致力打造優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需要找律師咨詢,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4503201711409460
廣西劍化犁律師事務所
簡介:
專業處理借貸糾紛、離婚訴訟、人身侵權糾紛,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拆遷違法能否請求國家賠償
2020-11-09聘請律師有哪些手續,怎么請律師
2021-01-28客戶隱私泄密如何處理
2021-02-27不動產證是哪三證合一
2020-11-15保證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1-27疫情期間可以停薪嗎
2021-02-26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