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犯概念與種類
按照刑法第26條第1款的規定,主犯是指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可見,我國刑法中的主犯有兩種:
1.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
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就是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認定為這種主犯應當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以犯罪集團的存在為條件。沒有犯罪集團就沒有這類主犯存在的可能。
(2)必須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組織、領導往往具體表現為:負責組建犯罪集團,網羅犯罪集團成員,制定犯罪活動計劃,召集犯罪會議,分配犯罪任務,指揮集團成員進行具體的犯罪活動等。
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這類主犯是指除犯罪集團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具體包括以下四類:
(1)犯罪集團的骨干分子。在犯罪集團中,并非只有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首要分子才可以成為首要分子,犯罪集團的骨干分子也可以成為主犯。犯罪集團的骨干分子雖然不在其中起組織、指揮作用,但積極參加犯罪集團的犯罪活動,也可以成為主犯。
(2)某些聚眾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及其骨干成員和某些聚眾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在我國刑法中,根據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可以將聚眾犯罪分為以下三種類型:一類是參與者均構成犯罪的聚眾犯罪。如刑法第317條規定的聚眾持械劫獄罪,首要分子、積極參加者和其他參加者均可構成犯罪。一類是只有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才構成犯罪的聚眾性犯罪。在這類聚眾性犯罪中一般參加者不構成犯罪。如刑法第290條規定的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一類是只有首要分子構成犯罪的聚眾性犯罪。在這類聚眾性犯罪中,除首要分子外,其他積極參加者和一般參加者都不構成犯罪。如刑法第291條規定的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上述三類聚眾性犯罪中,第三類一般都是單個人犯罪,不屬于共同犯罪,也就不存在主犯問題。在前兩類聚眾性犯罪中,屬于必要的共同犯罪,存在主犯與從犯的區分,在第一類聚眾性犯罪中,首要分子、積極參加者一般都是主犯;在第二類聚眾性犯罪中,主犯一般只是首要分子。
(3)在其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需要指出的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可能只有一人,也可能有多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整形美容失敗可否要求醫療損害賠償
2020-12-02征地沒有安置補助費合法嗎
2021-01-19行政拘留怎么撤銷案底
2020-11-17非訴訟法律業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中外合資銀行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0-12-02股權質押信托的受益人是指的誰
2021-02-07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6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交通事故老人贍養費有多少
2021-01-26什么是級別管轄權
2021-03-15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交通事故民事官司如何打
2020-11-28對銀行抵押的房產法院能查封嗎
2021-01-21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