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建立緩刑人格調查制度的意義是什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8 · 966人看過

所謂人格調查制度,又稱判前的調查,是指為了在刑事程序上對每個犯罪人都能選擇恰當的處理方法,使法院能在判決前的審理中,對被告的素質和所在環境作出科學的分析而制定的制度。人格調查應包括以下內容:

1、犯罪與違法行為的調查。主要是調查犯罪分子的犯罪與違法經歷。

2、社會調查。包括以下內容:一是了解罪犯家庭、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情況,監護人的住址、職業、資產、健康情況,父母的個性與和睦情況等;二是犯罪分子學歷、學習成績、嗜好,對學校老師的態度,退學理由及升學愿望等情況;三是居住地和近鄰的環境,近鄰對犯罪分子的信任,以及被告人過去和現在的交友的情況;四是就業歷史、出勤狀況、工作成績,對工作抱有的希望與態度、與同事的關系等情況;五是被告人過去與現在的經濟狀況情況;六是被告人的道德品質、宗教信仰、娛樂、習慣、興趣等情況;七是婚姻情況等。

3、調查確認。對罪犯適用緩刑時,在判決前,法院還應當征求罪犯所在單位或基層組織等方面的意見。調查人員經過的訪問犯罪分子的家庭、單位、近鄰等方法,確認調查的真實性。但法院征求單位的意見,是為了落實監改工作。但需要指出的是,法院只是征求單位的意見,不是必須聽信單位的意見,對罪犯所在單位的意見,法院一要征求,二要分析,不可偏聽偏信。因為對于單位要求對罪犯適用緩刑的,有的是真正出于挽救的目的,全面看待被告人,客觀地提出建議;有的是出于人情人際關系,受被告人親屬、朋友之托,代為求情;有的是出于小團體利益,認為被告人是能人,能為單位生財;更有甚者,有的是領導出于本身不廉潔,怕把被告人推向絕境自己受牽扯。因此,法院既要征求單位的意見,又要綜合地加以分析,不能唯單位意見是從,那種把單位是否愿意接收作為能否適能緩刑的做法,實際上把緩刑的裁決權交給了單位,這是不恰當的,也有失獨立審判的原則。以上三方面的調查,形成被告人的人格調查表,作為對被告人是否適用緩刑的依據之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聶宏喜

聶宏喜

執業證號:

14601202010209462

海南圣合律師事務所

簡介:

大學本科畢業,具有深厚的法學功底,豐富的實務經驗。擅長合同糾紛、債權債務、商事糾紛、刑事案件等類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聶宏喜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