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緩刑看守所是否會立即釋放
宣判緩刑后,非在押犯應立即釋放,如果是在押犯,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自社區矯正工作實施后一般是由當地司法局社區矯機構進行接收,并指定服刑人員按規定時間到住所地司法所報到接受社區矯正。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不負刑事責任或者免除刑事處罰,被告人在押的,應當在宣判后立即釋放。
被逮捕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予以釋放:
(一)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單獨適用附加刑,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二)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期限的;
(三)案件不能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審結的。
即法院宣告緩刑以后,必須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法院決定后,應無條件的辦理釋放手續,發給釋放證明。最遲當日24時之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就可以離開羈押場所回家。
宣判緩刑后,應當當庭釋放,無需通知看守所,也不需另外派人。
但是,在宣判緩刑之前已經經過了司法局的社會調查,宣判后犯人得去司法局報到,實行社區矯正。
緩刑,也稱為暫緩執行刑罰、暫緩量刑、緩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種刑罰制度。法院在刑事審判中,根據被判處刑罰的罪犯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刑罰的執行。如在考驗期內,滿足一定的條件,原判刑罰將不再執行的一種制度。因此,簡言之,緩刑是有條件地不執行所判決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規定定期向執行緩刑的機關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而在假釋環境中,剝奪政治權利仍然是從緩刑結束時開始執行。同主刑條件一致。
遇到此類問題,請你認真閱讀以上內容。那么希望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支持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黑戶可以當擔保人嗎
2020-12-15醫療鑒定許可證過期如何處罰
2021-01-10成立公司錢可以取出嗎
2020-12-02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破產和解程序中取消讓步和取消和解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