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園暴力暴打致施暴者死亡怎么判
對校園暴力致死的當事人怎樣判刑,要考慮的量刑情節是比較多的,如果當事人未滿14歲的,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是14-17歲的,按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處罰,但不適用死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二、校園暴力是什么
校園暴力是指在校園里發生的暴力事件。包括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暴行以及對學校的破壞行為。暴力行為不僅止于肢體行為所造成的傷害,也包括了其它如:語言傷害、被強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被故意陷害致造成生理、心理的傷害等?。社會變遷,道德觀念、生活習慣、思考模式、行為準則等都產生極大的改變,使犯罪率增加,犯罪年齡層下降。校園不再單純,校園暴力問題已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校園暴力屢見不鮮,已經演變成不得不引起重視的社會現象。縱觀這些校園暴力事件,導火索大都是一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我們不由要問,為什么少年如此暴力兇殘,為什么遇到問題動輒暴力解決。尚處發育期的青少年血氣方剛,年輕氣盛,遇事容易沖動而不計后果,這些都是誘發暴力事件的客觀因素。但人畢竟是有理性和教養的動物,如果能夠構建正確道德價值體系,具備寬容禮讓的健康心態,就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過激的行為發生。暴力事件的頻發,折射出這方面工作的不足。
低齡人群的江湖習氣和“暴力崇拜”現象日趨明顯。青少年暴力行為,既有個體的心理原因,又有復雜的社會心理背景。從心理學上講,狹隘、自私、唯我獨尊、好占上風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內因,而不良社會環境的熏染、錯誤的家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是不容忽視的外因。
校園暴力暴打致死施暴者怎么判?具體校園暴力施暴者判刑要根據年齡來定,比如還沒有滿14周歲,在處罰上跟滿了14周歲人不同。校園暴力暴打致死施暴者的具體法律責任有哪些,不清楚的人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解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什么時候交付
2020-11-25哪些人是被扶養人
2020-12-30嫖娼事后如何認定
2020-12-07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河南新鄉律師 告知義務的范圍的一保險合同糾紛的代理詞
2020-11-11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司法解釋
2020-12-09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