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認定
(1)混淆行為?的認定
混淆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經營活動中,以種種不實手法對自己的商品或服務作虛假表示、說明或承諾,或不當利用他人的智力勞動成果推銷自己的商品或服務,使用戶或者消費者產生誤解,擾亂市場秩序、損害同業競爭者的利益或者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只有具備以下特征的才構成混淆行為:
1、行為人是從事市場交易活動的經營者。
2、具有主觀故意。混淆行為一般都是對質量好、知名度高、市場銷售量大的商品進行仿冒,它的實質就是掠奪他人的經營優勢,侵害他人長期形成的無形資產。因此,混淆行為是一種故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3、具有特定性。由于混淆行為是對市場中經營優勢的掠奪,因此,混淆行為總是發生在特定的具有市場優勢的經營者身上及其特定的商品上。
4、具有誤導性。混淆者都不希望以自己的真實身份從事市場交易活動,其從事混淆行為的目就是在于使交易對方對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務產生混淆或誤解,從而接受其商品或服務,以此獲得競爭優勢。
(2)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享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的限制競爭行為的認定
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享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的限制競爭行為是指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行為。只有具備以下特征的才構成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享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的限制競爭行為:
1、行為的主體只能是公用企業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
2、行為侵害的客體為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公平競爭機會和對商品的選擇權。
3、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排擠其他經營者的過錯。
4、行為人實施了強制交易行為給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造成損害。
(3)政府機構的限制競爭行為的認定
政府機構的限制競爭行為是指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及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或者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以及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的行為。凡符合以下四個方面構成要件的,即可認定行為人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應追究其法律責任。
1、該行為主體不是經營者,而是政府機關,包括政府機關所屬部門;
2、行為侵犯的客體是市場上經營同類商品的經營者的公平交易權和公平競爭秩序;
3、客觀方面表現為政府及其所屬部門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或者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
(4)商業賄賂的行為認定
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爭取交易機會,暗中給予交易對方有關人員和能夠影響交易的其他相關人員以財物或其他好處的行為。只有具備以下特征的才構成商業賄賂行為?:
1、商業賄賂行為的主體是經營者,可以是買方,也可以是賣方;
2、商業賄賂行為主觀上是故意的,目的是為了爭取交易機會和交易條件;
3、客觀方面表現為采取秘密的手段給付財物或其他報償;
4、商業賄賂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權。
(5)虛假宣傳行為的認定
虛假宣傳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廣告和其他方法,對產品的質量、性能、成分、用途、產地等所作的引人誤解的不實宣傳。具備以下特征的才構成虛假宣傳行為:
1、行為的主體是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和廣告發布者。
2、內容的不真實性。廣告的內容未能真實客觀地介紹有關商品或服務的情況,即廣告內容與實際商品或服務情況明顯不符。
3、手段的欺騙性。虛假廣告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等手段,故意欺騙或誤導消費者,使其產生錯誤的認識,進而購買其宣傳的商品或接受其宣傳的服務。
(6)侵犯商業秘密的認定
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是指:以不當手段獲娶披露、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具備以下特征的才構成虛假宣傳行為:
1、符合法定條件的商業秘密確實存在。
2、客觀上,行為主體侵犯了他人商業秘密。
3、以非法手段獲取,披露和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已經或可能給權利人帶來損害后果。
(7)低價傾銷行為的認定
低價傾銷行為是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的行為。
具備以下特征的才構成低價傾銷行為:
1、行為主體只能是處于賣方地位的經營者。
2、行為人進行傾銷的目的在于排擠競爭對手,妄想霸占市場。
3、客觀上行為人確實實施了壓價銷售的行為,即銷售商品的價格低于成本價格。
4、從不正當削價銷售的結果來看,行為人實施壓價銷售一般必然導致經濟實力薄弱的其他競爭對手的利益受損。
(8)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條件行為認定
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條件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違背交易相對方的意愿,強行搭配其他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的行為。
1、行為的主體必須是經營者
2、行為在客觀上表現為經濟優勢濫用
3、主產品和搭售品互不相干
4、搭售行為足以給他人造成損害
(9)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的認定
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是指經營者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競爭原則,利用物質、金錢或其他經濟利益引誘購買者與之交易,排擠競爭對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具備以下特征的才構成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
1、不正當有獎銷售的主體是經營者。
2、經營者實施了法律禁止的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
3、經營者實施不正當有獎銷售,目的在于爭奪顧客,擴大市場份額,排擠競爭對手。
(10)詆毀競爭對手商業信譽的認定
詆毀競爭對手商譽行為是指經營者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從而削弱競爭力,為自己取得競爭優勢的行為。具備以下特征的才構成詆毀競爭對手商業信譽:
1、行為的主體是市場經營活動中的經營者,其他經營者如果受其指使從事詆毀商譽行為的,可構成共同侵權人。
2、經營者實施了詆毀商譽行為。
3、經營者對其他競爭者進行詆毀,其目的是敗壞對方的商譽,其主觀心態出于故意。
(11)招標投標中的串通行為的認定
招標投標中的串通行為是指投標者之間串通投標,抬高或壓低標價,以及投標者為排擠競爭對手而與招標者相互勾結的行為。
1、違法主體包括招標者、投標者;
2、主觀方面是故意的,目的是為了排擠其他競爭者或者損害招標者的利益;
3、客觀方面實施了串通招標、投標行為;
4、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權和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要認定不正當競爭的行為的話,他會從很多方面的進行考慮,一般都是屬于混淆一些產品,然后來使對方企業抹黑之類的,或者是直接通過一些非法手段,獲得更好的利益,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承包林地需要辦理什么證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