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的情況下,時代要求我們的意識和觀念、立法和司法能順應適宜地將締約過失責任規定的更加具體,便于操作,筆者就當事人應謹慎簽訂合同、完善締約過失責任要件、限制自由裁量權、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以及怎樣正確使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性的意見。請各位專家老師予以指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規定:“民事活動中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是民法一項基本原則,因它具有超乎法律條文規范的抽象性,貫徹了正義、公平、分配合理的精神,又有不確定性,故有“帝王條款”之稱。合同法的締約過失責任制度就是以誠實信用原則為基礎,從誠實信用原則中引伸發展而來的。
本文所講的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因締約過程中當事人故意或過失地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負有的先合同義務時,在合同尚未成立、無效或被撤銷的情形下,所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①其中的先合同義務是指隨著締約雙方因簽訂合同而互相磋商逐漸產生的注意義務,而非合同有效成立后所產生的給付義務。包括互相協助、互相照顧、互相保護、互相通知、誠實信用、互相保密等義務。在學理上又稱為“附隨義務”。②締約人違反這些義務向對方當事人應負的賠償責任,就是締約過失責任。
《民法通則》第61條規定:“民法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損失。”一般認為,該條是對締約過失責任的規定。③1999年頒布的《合同法》對先合同義務及締約過失責任作了更為詳細的規定,彌補了這一空白,首次提出了締約過失責任問題,為今后在締約過程中產生的經濟糾紛有了明確的責任認定的依據。
一、締約過失責任要件的構成
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以此推定締約過失責任是否成立的法律依據。包括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兩方面,客觀要件表現為違反先合同義務的行為,即締約過失行為;其主觀要件則表現為違反先合同義務債務人的主觀的故意或過失。從根本上講,締約過失責任屬于過錯責任,如果締約人沒有過錯,原則上就不發生締約過失責任。筆者認為,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應恰當、準確反映其本質特征,因此,締約過失責任構成應具備以下四個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父母離婚誰是監護人
2021-01-04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貨品合同乙方中途終止怎么賠償
2020-11-12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受益人的指定和變更是怎樣的
2021-02-08拆遷合同簽了多久打款
2021-01-08新會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18如何簽訂房屋拆遷安置協議
2020-11-11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有哪些標準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