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人誤解、誤認行為的特征
引人誤解、誤認行為從本質上屬于欺騙性交易行為,是行為人通過帶有欺騙性標志或宣傳手段的認識功能和心理功能,誘使消費者誤購其商品的行為。引人誤解、誤認行為的表現形式是復雜多樣的,但主要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不正當地利用其他正當經營者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致使自己經營的商品與他人享有良好聲譽的商品混淆,魚目混珠以推銷自己的商品;另一類是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制造假象,誘使消費者誤購。在我國現實經濟生活中,違背商業道德的經營者采用的引人誤解、誤認行為有:
1.引人誤解、誤認的仿冒行為有:
這是一種不正當地利用他人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的行為。具體表現為,其一,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其二,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其三,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2.引人誤解的標識行為
這是經營者在商品上隱匿依法應當標明的商品質量、制作成分、性質、用途、生產者、生產日期、有效期限、產地、來源等,或對此作引人誤解的表示。
3.引人誤解的廣告行為
這是指經營者通過內容與事實不相符合或可能使人產生模糊判斷的廣告宣傳,誘導消費者上當的交易行為。其主要表現有:商品廣告中有關商品質量、性能、功效等的說明不符合商品實際情況;擅自改變食品、藥品、類藥品、農藥等《廣告審批表》批準的宣傳內容,進行虛假或夸大宣傳的;用模糊、言過其實、不明確的廣告陳述故意引起消費者誤解的。
4.引人誤解的價格表示
這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令人誤解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常見形式有:對損壞的商品或變質不耐用的商品減價,而未提供有關商品缺陷的情況;聲稱“特價銷售”,實際上與其他經營者的價格無區別;聲稱的某種商品價格只能購得其主要部分,其它配套部分須另行付款購買;對種類物商品,只標價格不標商品單位以及虛假降價,模糊標價等。
引人誤解、誤認行為表現紛繁復雜,但具有共同的特征:
1.行為人實施引人誤解、誤認行為主觀上出于故意。其主觀目的在于引誘消費者誤入圈套,對其商品造成誤購,從而牟取非法利益。
2.行為人在交易過程中采取了欺騙性交易手段,或仿冒他人知名商品,或故意隱瞞消費者進行判斷至關重要的情況來誘人上當;或含糊其詞,誘發人產生錯誤聯想而誤購。
3.引人誤解、誤認行為實際造成或可能造成消費者的誤購行為。消費者和使用者在通常情況下,常常是通過商品或者商品包裝上的標注、質量標識等來了解、評判和選擇商品的;也有不少消費者是在廣告誘發消費心理的情況下,引起了購買興趣和欲望。經營者在商品或其包裝上、廣告宣傳中對產品質量作引人誤解、誤認的虛假表示構成兩個危害后果:一是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商品標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對商品做虛假引人誤解的宣傳,用欺騙的手段,使消費者可以違背自己意愿,造成誤認和誤購,干擾了消費者自主選擇商品,使消費者可能購買了在通常情況下,如果自己知悉真實情況就不可能選擇的商品。消費者享有的知悉真情、自主選擇和公平交易的權利都受到了侵害。第二個后果是間接地侵害了誠實競爭者的利益。引人誤解行為引起消費者的誤認、誤購,擴大了不正當競爭行為經營者的市場,這就勢必排擠了其他誠實經營者對市場的占有量。這類行為違背誠實信用和公平正當的原則,妨礙平等競爭的不正當競爭性質是十分明顯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墜物是否構成過失犯罪
2021-02-08套路貸不是主犯怎么判
2020-11-11加盟被騙了怎么辦
2021-02-28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在何種情況下合伙人可以要求分割合伙企業財產
2020-12-02貴陽南明區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24企業承包經營合同
2020-11-29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保險合同的含義與特征有哪些
2021-03-04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從一則保險拒賠案分析國際貨運
2021-01-06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承包期內,承包方流轉經營權的要辦理變更嗎
2020-12-01某土地轉讓合同糾紛請求市政府協調解決的請示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