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日前出臺《關于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提出“確保保障性住房、棚戶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確保上述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嚴控大套型住房用地,嚴禁向別墅供地。”
文件出臺,意味著2006年出臺的“70/90政策”將延續。
近年來,在各種利益的驅動下,“70/90政策”在很多城市已經名存實亡。這次國土資源部重申這一政策,將帶來不小的沖擊和影響。
有專業人士認為,上述“供地計劃”倘得以嚴格實施,普通住宅(90平方米以下戶型)將大增,有助于平抑房價。
在廣州,“三舊改造”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計劃改造的138條城中村,已經有林和、黃埔、獵-德、冼村、同和等幾條“大村”開始了拆遷改造。涉及54平方公里,牽涉200萬以上的“舊城改造”,也拉開了序幕。舊廠房的改造,為城市中心區住宅的供應提供了潛力。
不少人憧憬著“三舊改造”將帶來廣州中心區房價的下跌。
然而,客觀的事實卻是:無論是“70/90政策”還是“三舊改造”,均無法向市場提供更多的廉價普通商品房,短期無助抑制房價上漲。
2010年的廣州樓市,仍然是“豪宅”、“偽豪宅”(貴價樓)的天下。
過去十年,廣州樓市實現了一次“重要的”風格轉換。即由“低地價、低樓價、低入市門檻”的“三低模式”,向“高地價、高樓價、高入市門檻”的“三高模式”轉變。
從2003年到2010年,廣州一手房均價平均上漲近3倍,同期地價水平上漲4-5倍。2009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達到1.5萬億,2009年廣州地價收入489億元。而2008年僅為122億元,2007年僅為323億元。
政府—發展商—投資炒樓者—被拆遷戶”,已經成為一條緊密的利益鏈條。
目前廣州的“三舊改造”,注定了是屬于“高成本”的拆遷改造。在樓價突破萬元/平方米的“高漲時代”,高昂的拆遷成本不可避免。最新公布的《拆遷條例》,讓被拆遷戶找到了“不低于”市場價的補償依據。
政府要收取地價和稅收,被拆遷戶要博弈最大的補償利益,發展商要賺取高回報。廣州房價將長期走“高成本路線”。“三舊改造”無助于成本的降低,也無助于廉價普通商品房的供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漲工資不兌現怎么維權
2021-03-01婚姻法中對于現役軍人的特殊保護有哪些
2021-01-14哪些財物不能質押
2020-12-17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不動產證是哪三證合一
2020-11-15做企業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如何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15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領結婚證要財產公證嗎
2021-03-02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