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現(xiàn)場調查之日起十日內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獲交通肇事車輛和駕駛人后十日內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鑒定結論確定之日起五日內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發(fā)生死亡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前,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公開調查取得證據。證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以及個人隱私的證據不得公開。當事人不到場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予以記錄。
構成條件
(1)交通事故中的當事人,必須有一方使用車輛(車輛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而對另一方當事人的范圍并無要求。另一方可以是與交通活動相關的機動車輛的駕駛人員、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為目的,但其活動或者行為與交通有緊密聯(lián)系的其他人。
(2)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地點應當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規(guī)定的“道路”范圍內。根據第119條的相關規(guī)定,交通事故中界定的“道路”具體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輛通行的地方,例如廣場、公共停車場等具有一定公眾通行的場所。除此之外的地方發(fā)生的車輛事故,不能稱之為交通事故,但交警部門接到當事人的報案后,應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7條規(guī)定,對該事故作出事故認定,并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事故雙方的賠償標準也可參照交通事故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解釋規(guī)定的標準進行賠償。
(3)若事故屬于交通事故,則必須有一方的車輛是正處于行進狀態(tài),否則不屬于交通事故的范疇。
(4)事故當事人對于事故的發(fā)生在主觀上處于過失(包括: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至少有一方在開車或者行人行進過程中存在過錯行為、造成一定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后果,否則不構成交通事故。 [1]
劃分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2]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以下十六種情形通常將被確定為全部責任:
1、追尾碰撞前車的;2、變更車道發(fā)生事故的;3、倒車、溜后發(fā)生交通事故的;4、從路外或非機動車道駛入機動車道發(fā)生碰刮的;5、綠燈放行或沒有信號燈控制的路口轉彎車未讓直行車的;6、進入環(huán)行路口的車未讓駛出或在環(huán)行路口內行駛的車輛的;7、跨越道路中心實線或者隔離實線發(fā)生事故的;8、逆向行駛的;9、右側超車發(fā)生交通事故的;10、超越前方正常掉頭、左轉彎、超車的車輛時發(fā)生碰刮的;11、沖紅燈發(fā)生交通事故的;12、有禁止掉頭標志、標線的地方以及在人行橫道、橋梁、陡坡、隧道掉頭發(fā)生交通事故的;13、碰撞依法可以暫停、停放的車輛的;14、開關車門造成交通事故的;15、機動車進出停車場或停車泊位時與正常行駛的車輛發(fā)生事故的;16、單方發(fā)生交通事故。 [2]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fā)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省級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具體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確定細則或者標準。
內容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車輛、道路和交通環(huán)境等基本情況;
(二)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經過;
(三)道路交通事故證據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
(四)當事人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及責任或者意外原因;
(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名稱和日期。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由辦案民警簽名或者蓋章,加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專用章,分別送達當事人,并告知當事人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復核、調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期限 [2] 。
逃逸事故
逃逸交通事故尚未偵破,受害一方當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當事人書面申請后十日內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并送達受害一方當事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受害人情況及調查得到的事實,有證據證明受害人有過錯的,確定受害人的責任;無證據證明受害人有過錯的,確定受害人無責任。
對于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書如果不是發(fā)生特別重大的交通事故的話,一般在2天之內就可以出來,但是如果需要進行具體調查的話時間可能會久一點,不過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最后期限是15天,在15天內責任認定書一定會出來的。
2020年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怎么劃分責任
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起訴書怎么寫
對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不服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房產抵押有什么流程
2020-12-23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商業(yè)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回購房
2020-11-12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guī)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土地轉讓違法嗎
2021-02-12澄海區(qū)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如何寫拆遷安置房申請
2021-02-12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征地和房屋拆遷按國家正規(guī)標準賠償是多少
2020-12-29小區(qū)拆遷怎么賠償
2021-02-05城中村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