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撞了人需要承擔怎樣的責任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10 · 657人看過

【為您推薦】吳興區律師 邢臺縣律師 安陽縣律師 瑞安市律師 防城港律師 臨漳縣律師 嶗山律師

駕駛車輛過程中撞了人需要承擔怎樣的責任?發生交通事故要承擔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如果發生重大事故,還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其中行政責任是交警部分的處罰,民事責任是對被害人的損害賠償。那撞了人要賠償哪些費用呢?詳細內容請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撞了人需要承擔怎樣的責任

第一種、行政責任

交通事故的行政責任是指事故上當事人或者對交通事故負有防范、處理職責的單位和人員,因為其交通事故侵害行為或者失職、瀆職行為違反行政法律、法規,構成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或者行政違法行為,而依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在這里先說行政責任,是因為任何一起交通事故的發生,除非是意外情況導致的,交通事故的一方或者雙方都有可能違反了道路交通法規,需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接受警告、罰款、扣分、吊銷駕駛證等不同程度的處罰。作為專業的交通事故律師,根據長期辦案的經驗,其實大部分當事人尤其是肇事方寧愿承擔行政責任,而不愿承擔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第二種、民事責任

交通事故民事責任也就是交通事故中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它屬于民事責任中的侵權責任,即是指當事人的違反交通事故法律法規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依法承擔的民事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主要指對人員傷亡所造成經濟損失的補償和車輛損害牲畜傷亡等直接經濟損失民事責任的承擔。

民事責任主要是一個賠償責任的問題,即違反了道路交通法規,導致了人傷或者財產損失。發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導致人傷或者財產損失,公安交通部門會出具一個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雙方的責任進行一個劃分,可以作為雙方承擔賠償責任的一個證據,具體的賠償數額則有雙方協商解決或者通過去法院起訴審判判決的方式來解決。此時需要注意的是,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雙方責任的認定只是一個民事訴訟的證據,而并非是賠償責任的一個最終根據,這個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證據,如果有相反的充分的證據是完全可以推翻的。另外,出現民事責任時,意味著必然會有一方或者雙方承擔行政責任。

第三種、刑事責任

交通事故刑事責任是根據我國《刑法》133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撞了人要賠償哪些費用

根據《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的規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在賠償項目和賠償標準方面貫徹了全面賠償的原則。其中賠償項目方面增加了康復費、后續治療費兩項,并用“殘疾賠償金”代替“殘疾者生活補助費”。具體體現在《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

(二)受害人因傷致殘的賠償項目除第1項外還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

(三)受害人死亡的賠償項目包括:除第1項費用外,還包括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四)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的慰撫金。

我們都希望駕駛機動車時都能平平安安的,但是畢竟馬有失蹄人有失足。如果發生交通事故致他人受傷,在配合交警調查事故責任的同時,及時向專業交通事故律師咨詢一下。律師可以根據事故情況,幫您分析怎么與被害人協商解決,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電動車撞人一般賠多少

撞人后私了,協議書怎么寫

摩托車撞人后逃逸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岳靜

岳靜

執業證號:

13411200311184939

安徽亭城律師事務所

簡介:

岳靜律師,安徽大學法學本科。2002年通過首屆司法考試,從事法律工作十多年,具有深厚的法律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司法辦案經驗。現為安徽曙春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主要從事婚姻家庭、勞動爭議、工傷索賠、遺產繼承、交通事故理賠、人身損害賠償、刑事辯護、仲裁以及企業法律顧問等法律業務。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岳靜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