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強險是國家規定的機動車強制保險,發生交通事故后,可以首先在交強險的限額內賠償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俺么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如何承擔責任?律霸小編就此問題整理了相關資料,詳情請看下文。
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的責任承擔
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釋解讀及案例——第十九條
【解釋條款】
第十九條【未投保交強險的責任承擔】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不是同一人,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律師解讀】
目前,我國機動車,尤其是摩托車、農用車、套牌車等投保交強險的比例較低,脫?,F象比較嚴重。未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上路行駛,不僅違反道交法等法律規定,關鍵的是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的損害得不到交強險的賠償。
根據目前交強險的賠付規則,在機動車一方無責的情形下,交強險保險公司要在無責的限額內賠付(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元,財產損害賠償限額100元);在機動車一方有責的情形下,不再區分責任的大小(也就是說次要責任、對等責任、主要責任、全部責任以及按比例的責任),交強險保險公司應在有責的限額內賠付(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
投保義務人是指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投保機動車第三者強制保險(簡稱交強險)的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投保義務人不投保交強險一方面具有違法性,導致受害的第三人無法獲得交強險的賠償,因此應由其在交強險賠償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
投保義務人為機動車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在投保義務人將車出借供他人使用期間發生交通事故,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不一致,由于投保義務和侵權人都存在違法行為,共同造成受害的第三者得不到賠償,應該在交強險的賠償責任限額內承擔連帶責任。
【具體案例】
案例一:投保義務人未投保交強險,承擔責任限額內賠償責任
賀某某與被朱某某、黃某、黃某某道路交通事故
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民事判決書
上訴人(原審被告)賀某某,男,1970年1月5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邵東縣**組17號。
委托代理人趙某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朱某某,女,1967年5月20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邵東縣**組13號。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黃某,男,1989年10月1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系被上訴人朱某某之子。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黃某某,女,1986年10月14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同上,系被上訴人朱某某之女。
以上三被上訴人共同委托代理人劉某某,**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趙某某,男,52歲,漢族,農民,住邵東縣**村2組。
上訴人賀某某與被上訴人朱某某、黃某、黃某某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湖南省邵東縣人民法院于二○○八年八月二十八日作出(2008)邵東民初字第932號民事判決,上訴人賀某某對該判決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2008年6月10日8時許,朱某某之夫(黃某、黃某某之父)黃某林無證駕駛兩輪輕便摩托車由邵東開往仙槎橋,行至邵仙公路*村地段,與賀某某駕駛的桂B***5(臨時牌照)號車會車時相撞,造成黃**經搶救無效死亡的重大事故。該次事故經邵東縣交通警察大隊作出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為,黃**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未經注冊登記的兩輪輕便摩托車上路,在會車過程中未按規定會車,且駕車過程中未戴安全頭盔,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應負事故的主要責任;賀某某駕車超速行駛是造成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應負事故的次要責任。趙某某系賀某某的內兄,為賀某某在邵東縣交通警察大隊作出承諾,保證賀某某隨傳隨到。2008年6月10日,賀某某向邵東縣交通警察大隊交納保證金10 000元,朱某某已經在邵東縣交通警察大隊領取8000元。 2008年6月13日,賀某某交給朱某某親屬8000元。另查明,桂B***5(臨時牌照)號車是賀某某于2008年5月13日購買的,至事故發生時沒有投保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黃又林因死亡造成的損失有:死亡賠償金67 796.2元(3389.81元×20年)、喪葬費8015.52元(1335.92元×6月),共計75811.72元。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系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案由定為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范圍內予以賠償?!备鶕稒C動車與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投保機動車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蓖侗C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是車輛所有人應盡的法定義務,賀某某系桂B.58375(臨時牌照)號車的所有人,未盡法定義務,未投保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致使交通事故中死亡的黃又林不能從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得到賠償,其過錯由賀某某造成的,賀某某應當承擔未履行為機動車投保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民事責任。2007年2月8日中保協發[2007]11號《機動車交強險互碰賠償處理規則(試行)》中規定:“肇事機動車中有應投保而未投保交強險的車輛的,視同投保機動車計算?!备鶕?a href='http://www.bjxgfjob.com/jiaotongshigu/16.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規定,死亡傷殘賠償限額為110 000元,黃又林死亡的總損失是75 811.72元,未超過死亡傷殘賠償限額;朱某某、黃某、黃某某系黃又林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其因黃又林在交通事故中死亡造成的損失共75 811.72元應由賀某某負責賠償。朱某某、黃某、黃某某要求賀某某賠償辦理喪事期間的誤工費,因辦理喪事工資已經包含在喪葬費中,該請求沒有法律依據,不予支持。受害人黃又林對交通事故的發生有重大過錯,應負事故的主要責任,朱某某、黃某、黃某某要求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不予支持。朱某某、黃某、黃某某要求判令趙二中同賀某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未提供趙二中有侵權或違反承諾書載明的義務的任何證據且與法無據,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一百一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與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之規定,判決:(一)由被告賀某某賠償原告朱某某、黃某、黃某某因黃又林交通事故中死亡的死亡賠償金67 796.2元、喪葬費8015.52元,總計75 811.72元,核減已賠償的16 000元,還應賠償59 811.72元,款限判決生效后10日內付清;(二)駁回原告朱某某、黃某、黃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訴人賀某某不服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本案交通事故的發生是死者黃又林與賀某某兩人均違反道路交通法規的結合行為造成的,雙方都有過錯,屬于混合過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的規定,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擴大有過失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了交通事故發生后,由承保的保險公司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在機動車之間按責分擔,但本案賀某某沒有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且該行為與交通事故損害后果的發生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中都沒有規定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未投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的,應當在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因此,賀某某不應在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故原判適用法律錯誤、判決不當,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改判按照賀某某與死者黃又林各自的過錯比例確定本次道路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被上訴人朱某某、黃某、黃某某答辯稱,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處理公正,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二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判認定的事實一致。
上述事實,有摩托車強制保險單,購買摩托車收據及摩托車技術標準,交警隊的報案記錄,現場勘查記錄,現場圖及照片,賀某某在交警隊的詢問筆錄,趙**在交警隊的詢問筆錄,機動車技術狀況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尸檢報告單,機動車強制保險條款,承諾書,調解終結書,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常住人口登記卡,身份證,邵東縣交通警察大隊的收據,借條以及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在卷,經庭審質證,可以認定。
本院認為,本案系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2008年6月10日8時許,黃又林無證駕駛摩托車與上訴人賀某某駕駛的桂B***5(臨時牌照)號車會車時相撞造成交通事故。事發時,黃**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所駕駛的摩托車也未經注冊登記,且在駕車過程中未戴安全頭盔,沒有按照規定會車,是造成本次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應當承擔主要責任;賀某某超速行車是造成本次交通事故的次要原因,應當承擔次要責任。雙方當事人對本次交通事故主次責任的劃分和黃**因死亡造成75 811.72元的損失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二審雙方當事人的爭議焦點是在未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責任保險的情況下,賀某某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按其對交通事故發生的過錯大小承擔賠償責任,還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責任保險賠償限額范圍內對被上訴人朱某某、黃某、黃某某承擔賠償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的規定,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擴大有過失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這是我國確定侵犯公民人身權糾紛民事賠償責任的一般性歸責規則。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對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作了特別規定,即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我國對機動車施行的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此處的“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應理解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因此,根據 “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公理,在我國境內發生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應當優先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特別規定認定當事人的責任,而不能直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一般歸責條款按照當事人對交通事故發生的過錯大小確定責任。至于賀某某上訴提出其沒有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不能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判令其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首先,由于機動車在運行過程中具有高度危險性,駕駛人員在現有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下,即使盡到了較高的注意義務也不能完全避免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且損害后果往往比較嚴重,為了分散風險,保障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賠償,促進道路交通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條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機動車強制保險制度,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必須依法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其次,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對道路交通事故所確立的歸責原則來看,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范圍內保險公司承擔的是無過錯責任,即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導致他人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保險公司就應當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因此,雖然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都沒有明確規定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未投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的,應當按照已投保的車輛由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在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將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設立為強制險種,其基本功能就是促進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的保險意識、安全意識,確保受害人依法得到賠償,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是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確定的不問受害人對事故的發生有無過失,均應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無過錯歸責原則之立法原意來看,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施行后,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未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在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本案賀某某違反法律規定,沒有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雖然該行為與本次交通事故的發生沒有直接因果關系,但正是因為作為機動車所有人的賀某某沒有履行法定義務,未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造成了三被上訴人不能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范圍內獲得75 811.72元的死亡傷殘金賠償,其對三被上訴人的該項損失具有過錯,賀某某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故賀某某要求按照其在交通事故中的過錯大小確定賠償責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綜上,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和實體處理正確,審判程序合法,應予維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訴訟費400元,由上訴人賀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案例二:未投保交強險,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陳某一與朱某某、鄧某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
原告陳某一,男。
法定代理人陳某二,男。
委托代理人朱某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朱某某,男。
被告鄧某某,男。
原告陳某一與被告朱某某、鄧某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2年4月2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郭垂峰獨任審判,于2012年5月24日、6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法定代理人陳某二及委托代理人朱某某、被告朱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鄧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12年1月7日被告朱某某駕駛摩托車在汝城縣文化路公安局門口時,將原告撞傷。汝城縣交通警察大隊認定被告朱某某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原告承擔次要責任。原告受傷后住院治療十一天,后經司法鑒定,原告構成十級傷殘,原告的損失有:醫療費24574.5元,護理費10000/30*11=3666.7元,交通費6*40=240元,住院伙食費15*11=165元,殘疾賠償金:16565.7*20*10%=33131.4元,鑒定費700元,精神撫慰金5000元,營養費2000元,受傷后上學期間的交通費60天*1元/次*4次*2人=480元,受傷后上學期間接送人員誤工費10000/30/2*60天=10000元(按誤工半天計算),后續治療費12000元,以上損失合計91957.63元。上述損失,請求法院判決兩被告應當在投保的最低保險責任限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超過最低保險責任限額的部分,由被告朱某某承擔80%,并由兩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被告朱某某辯稱,原告在本次交通事故中存在過錯,應當減輕被告的賠償責任,被告只應承擔醫療費的60%的賠償責任。原告主張的賠償金額不合理,請求法庭依法駁回其不合理部分的請求,護理費3666.7元不合理,對殘疾賠償金及鑒定費有異議,精神撫慰金、營養費的賠償不合理,原告上學期間接送人員誤工費及后續治療費用不合理,被告已付原告醫療費20000元。
被告鄧某某未到庭未答辯。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
1、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擬證明被告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原告負事故的次要責任,被告朱某某駕駛的L***6號摩托車未投保交強險;
2、疾病診斷書,病歷,擬證明原告左脛腓骨折,內固定術后,住院治療11天,陪護1人,出院后隔天換藥,臥床休息2個月;
3、醫療費收據,擬證明原告因本次事故受傷治療花去醫療費24618.53元;
4、疾病診斷書,擬證明原告取內固定費用約12000元;
5、拐杖購貨單,擬證明原告購拐杖120元;
6、龍豐公司出具證明書,擬證明原告法定代理人月工資10000元;
7、司法鑒定書一份,擬證明原告傷殘等級構成十級傷殘;
8、繳款書,擬證明原告進行傷殘鑒定費700元;
9、陳某某和陳某某戶籍材料復印件,擬證明原告系城鎮居民;
被告朱某某為支持其答辯意見,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
10、收條復印件兩份,擬證明被告朱某某已付20000元給原告。
被告鄧某某未舉證。
經本院組織,原告及兩被告質證情況如下:
被告朱某某對原告提供的證據1、2、3、5、8、9無異議,對證據4、6、7不認可。
被告鄧某某未到庭質證。
原告對被告朱某某提供的證據10無異議。
根據庭審舉證、質證,本院對證據認證情況如下:
原告提交的證據1、2、3、5、6、7、8、9及被告朱某某提交的證據10真實、合法,并與本案相關聯,可作為本案定案依據,對原告提交證據4反映的是未發生的事情,客觀性不確定,不予認定。
根據當事人的舉證,質證和本院認定的情況,結合庭審中當事人的陳述,本院對本案事實認定如下:
2012年1月7日13時許,被告朱某某借用被告鄧某某湘L7036普通摩托車,沿汝城縣城關鎮文化路由南往北行駛,當行駛至汝城縣公安局門口路段時,其所駕駛車輛與由東往西橫穿道路的原告陳某一相撞,造成原告陳某一受傷的道路交通事故,此事故經汝城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被告朱某某承擔本次事故主要責任,原告陳某一應承擔本次事故次要責任。原告陳某一受傷后到汝城縣人民醫院搶救,后轉入粵北人民醫院治療11天,診斷為:左脛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經司法鑒定為十級傷殘,用去醫療費用24618.53元,住院期間用去交通費240元。
另查明,原告陳某一父親阿某某在原告住院期間進行陪護,其月收入為10000元;原告陳某一系鎮城居民,被告鄧某某作為湘L7036號摩托車車主,未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險。
本院認為,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未按照國家規定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由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內承擔連帶責任的,法院予以支持,不足部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本案中,原告陳某一是本次事故的賠償權利人;被告鄧某某作為摩托車車主,系本案的投保義務人;被告朱某某借用被告鄧某某的摩托車在本次事故中承擔主要責任,是本案的侵權人?,F原告陳某一要求被告鄧某某和被告朱某某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不足部分的損失,由被告朱某某承擔80%的賠償責任,原告自負20%。
原告陳某一的損失:醫療費24618.53元,護理費10000元/30*11天=3666.7元,交通費24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1*15=165元,殘疾賠償金16565.7元/年*20年*10%=33131.4元,鑒定費700元,精神撫慰金5000元,合計67521.63元。
原告要求兩被告賠償后續治療費12000元,系未發生的費用,其真實性不確定,可實際發生后另行處理。原告要求兩被告賠償其上學期間的交通費,接送人員的誤工費,無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第、第二十二條、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參照《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38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陳某一的損失67521.63元,由被告朱某某、鄧某某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連帶賠償52038.1元(其中醫療費用10000元,殘疾賠償費42038.1元);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部分及鑒定費總計15483.53元,由被告朱某某賠償80%,即12386.8元,其余部分原告陳某一自負(限判決生效后10日內給付,被告朱某某已付的20000元,從上述賠償款中扣減);
二、駁回原告陳某一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920元,由被告朱某某、鄧某某共同負擔420元,由原告陳某一負擔5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南省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律師評析】
第一個案例發生在道路交通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頒布之前,但主審法官就能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法律原理,認定投保義務人在未投保交強險的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后,導致受害的第三者得不到賠償時,應當承擔交強險責任限額內的賠償責任,具有超前的意識。在本司法解釋頒布后,可直接引用該條。
第二個案例發生在道路交通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頒布之后,法院直接依據司法解釋第十九條第二款,判決投保義務人與侵權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農民有權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0-12-15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是按人口算還是按實際面積算
2021-01-142020年拆遷新規實施時間
2021-02-19廣州林和村舊改:新鴻基地產建東站商圈新標志
2021-03-10住改非拆遷中營業損失給誰
2021-02-25補償協議簽訂后,遲遲拿不到補償款怎么辦
2021-01-04對房屋拆遷評估報告不滿意,要找誰解決
2020-12-04宅基地買賣之后,遇拆遷產生糾紛怎么辦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