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刑期滿后又實施犯罪是不是累犯
【案情】
蔣某曾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2007年9月20日釋放。2007年9月20日凌晨一時許,蔣某攜帶螺絲刀、老虎鉗各1把騎車到城內新村董某家,跳墻入內,意欲行竊,因未能撬開門離去。2007年7月29日凌晨一時許,蔣某再次騎車到董某家,跳墻入內,剪斷窗戶鋼筋后進入室內,盜走現金、首飾及部分物品,價值8000余元。
【爭議】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蔣某構不成累犯。按照刑法第65條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該規定明確了累犯構成的兩個要件:一是期間要件,即刑罰執行完畢或赦免以后,五年以內再犯罪;二是量刑要件,即又犯之罪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兩個要件,應嚴格掌握,缺一不可。本案中,蔣某在9月20日實施的盜竊行為應當認定發生在刑罰執行完畢后五年內。但這次盜竊行為卻因蔣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應屬盜竊未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項規定:“盜竊未遂,情節嚴重如以數額巨大的財物或國家珍貴文物等為盜竊目標的,應當定罪處罰,”蔣某的盜竊未遂行為構不成情節嚴重,不應以犯罪論處。故蔣某不具備累犯構成的量刑要件,不以累犯論。
蔣某在7月29日實施的盜竊行為,雖然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符合累犯構成的量刑要件,但因盜竊犯罪行為發生在刑罰執行完畢后五年外,不符和累犯構成的期間要件,而不能以累犯論。應對蔣某7月29日所實施的盜竊行為和數額按普通犯定罪處罰。
第二種意見認為,蔣某在9月20日和7月29日所實施的盜竊行為,是一個犯罪故意和一個犯罪客觀過程的具體反映,應當以累犯從重處罰
【評析】
筆者傾向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1、就本案蔣某在9月20日和7月29日所連續實施的盜竊行為,不能機械地以時間界限簡單地區分為一種盜竊未遂狀態和盜竊既遂狀態,應當從一個完整的盜竊過程和一個主觀故意全部內容去理解。蔣某選擇了犯罪對象、選擇了有利作案時機、積極準備了作案工具、著手實施了跳墻、撬門等犯罪行為,只是因未能撬開門而使盜竊暫時受阻。從7月29日蔣某攜帶鋼筋鉗再次跳墻進入董某家,剪斷窗戶鋼筋進行盜竊的行為看,第一次未能撬開門,盜竊未得逞應屬整個盜竊過程中暫時受阻的的情況,且這種受阻情況未能促使蔣某基于同一犯罪對象的同一犯罪故意有任何的中斷和消失。蔣某針對同一犯罪對象實施的所謂“兩次”盜竊行為,實質是基于一次犯罪故意而產生的兩個客觀階段。從客觀方面看,這個犯罪行為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犯罪的預備、犯罪的實施、犯罪進程中的暫時受阻、為排除受阻情況所做的積極準備、再出發并最終完成。前一次盜竊和后一次盜竊應包括在一個一次主觀故意和一個客觀過程之中,不應作未遂和既遂劃分。
蔣某在刑罰執行完畢后五年內已開始實施的犯罪行為雖然在刑罰執行完畢后五年外的時間內結束,應當視為在刑罰執行完畢后五年內發生的犯罪行為,因其犯罪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而構成累犯,應以盜竊罪從重處罰。
2、從立法目的上看,刑法之所以規定累犯,予以從重處罰,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通過嚴厲的刑罰手段,震懾重新犯罪,以期達到矯治犯罪,維護社會穩定的目的。就此意義上講,對蔣某的盜竊犯罪以累犯論,從重處罰更符合立法本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浮動抵押是什么?浮動抵押與常見抵押有什么不同
2020-12-08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