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首中如何認定主要犯罪事實
對于主要犯罪事實是否都成立還需要看是否符合相關的條件。犯罪行為人為了得到緩刑及從輕處罰,雖有投案,但如果所主動供認的犯罪事實沒有被偵查機關認為是“主要犯罪事實”,或如果被認為是避重就輕、推脫責任,就有可能不被認定為自首,投案的初衷就無法實現(xiàn)。那么“主要犯罪事實”包含哪些要件,才能成立。
《刑法》關于自首的規(guī)定,第67條:
“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刑法》中對于所供述事實的規(guī)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但在司法實踐中,什么程度的供述才是“如實供述”,并不明確,為此,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通過了《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解釋》第一條對刑法之“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進一步明確為:
“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即明確地提出了“主要犯罪事實”這個條件,如供認的不是“主要犯罪事實”,則不會被認定為自首。
二、影響“主要犯罪事實”不被認定的主要表現(xiàn)
1、只交代了部分犯罪事實。實施了數(shù)個犯罪,但交代了其中部分罪行;
2、只交代了次要的犯罪事實,主要的沒有交代;
3、推卸責任,將主要責任推到同案人的身上;
4、只交代了罪輕的犯罪,罪行更重的犯罪沒有交代;
5、只交代了具體實施行為中的部分行為,對于關鍵的實施行為不作交代。
6、包庇他人,自己承攬份外的責任,將他人的行為說成全部是自己干的;
7、故意作歪曲辯解,編造混亂情節(jié),以圖蒙混過關。
以上因素如果存在,都有可能成為偵查機關認為沒有供述“主要犯罪事實”的原因。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主要犯罪事實是否都成立還需要看是否符合相關的條件,這個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nèi)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wǎng)相關律師。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院手術可以非直系親屬簽字嗎
2021-01-15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互換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1-21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
2021-02-12公益崗會被辭退嗎
2021-01-21交通10級傷殘能賠到多少錢
2021-01-20離婚夫妻債務分割的法律認定
2021-02-08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chǎn)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雇傭關系有經(jīng)濟補償嗎
2021-01-13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調(diào)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