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交通肇事中的自首問題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8 · 430人看過

交通肇事自首問題

湖州律師為您解答:

在司法實踐及理論界,對于普通交通肇事(未逃逸)能否成立自首一直都有較大分歧。經調研,在九江地區,對于普通交通肇事能否認定自首在司法實踐中存在較大不同,網上也并不鮮見類似于“交通肇事后自首免于刑事處罰”的新聞標題。筆者認為,就現有的法律規定,普通交通肇事可以成立自首。

一、《刑法》關于自首的基本規定和交通肇事罪的刑罰規定

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犯罪事實?!边@是刑法規定的一個法定量刑情節。犯罪后自首的,可以從輕處罰。這對于感召犯罪分子主動投案、鼓勵犯罪分子悔過自新、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及時偵破案件、懲治犯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刑法的規定來看,自首作為一個法定量刑情節,對刑法規定的所有犯罪均普遍適用。

我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的,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p>

二、多數認為普通交通肇事不能成立自首的理由

(一)重復評價違背刑法本意

交通肇事第一檔法定刑適用于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未逃逸而聽候有關機關處理的情形,一旦逃逸,即升格為第二甚至第三檔法定刑。在交通肇事犯罪構成中,逃逸已作為一個加重情節被明確規定。一個犯罪行為完成后,犯罪分子有兩種表現,一種是逃避法律追究,一種是主動接受法律追究(自首)。對一般犯罪而言,是把逃避法律追究作為一種基準狀態,而把自首作為在基準狀態下的從輕。但對于交通肇事而言,從立法上看,顯然是把主動接受法律追究作為一種基準狀態,所以一旦交通肇事中認定自首,等于是對未逃逸這一行為進行了兩次的從寬處理,屬于刑法理論中的重復評價,違背了刑法設立不同法定刑的本意。

(二)履行法律強制義務不屬于自首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彼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后,在原地保護現場,報案及等候交通警察到來,均是法律設定的義務。既然是義務,就應該履行,履行法律強制義務不能作為自首情節。

三、普通交通肇事可以成立自首

(一)認定自首情節符合我國刑法的罪行法定原則

我國是典型的大陸法系國家,成文法是我國最重要的法律淵源,這些淵源就決定了我國刑法的第一大原則即罪行法定原則。所謂罪行法定,不僅僅包括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區分也必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而且,像自首、立功等法定從輕或減輕情節也必須以法律的明文規定作為唯一依據。所以,主動投案加上如實供述犯罪事實是成立自首的必要充分條件,即只要符合主動投案并且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就應當認定為自首。同時,《刑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了刑法總則的效力即適用于其他有刑罰規定的法律。自首情節屬于刑法總則部分的內容,其效力自然應適用于所有刑法分則規定的內容。

(二)我國刑法并未禁止交通肇事成立自首

我國刑法本就沒有禁止交通肇事成立自首,舉個簡單例子就能說明問題。孿生兄弟甲乙二人同一天在戊地發生車禍,甲在公路上違章駕駛導致行人丙死亡,乙在該地的某封閉管理小區內違章駕車導致行人丁死亡,發生車禍后,甲乙二人均馬上報警并撥打120后等候處理,二人被帶到公安機關后均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顯然甲構成交通肇事罪,乙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并有自首情節,甲乙二人均是過失犯罪,主觀上二人均沒有犯罪故意,客觀上造成的危害結果也基本相同,如果交通肇事罪不能成立自首,那在戊地法院審理這兩起案件的時候,這孿生兄弟要面對不同的刑罰,那就顯然違背了刑法的罪責刑相適應這一刑法的基本原則。因此,我國刑法本意并未禁止交通肇事成立自首。

(三)是否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義務與是否認定自首、逃逸無必然聯系

1、并非所有的交通事故都構成交通肇事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對于所有的交通事故發生后,規定當事人所必須履行的義務,但并不是所有的交通事故都造成了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嚴重后果,即并不是所有的交通事故都構成刑法上的交通肇事。

2、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也不必然構成交通肇事

例如甲在正常駕駛汽車的過程中與違章駕駛摩托車的乙發生碰撞,造成乙當場死亡,甲由于害怕便駕車離開了現場。由于甲正常行使,未違反交通運輸法規,可能在民事上要承擔責任,因此即使甲造成了嚴重后果,但甲不構成交通肇事罪,更談不上是否有逃逸情節。因此,離開事故現場并不必然構成刑法上的逃逸情節,換言之,是否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義務并不和刑法上的逃逸情節有必然聯系。相同地,不能因為履行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義務就不依法認定自首。

因此,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義務不能替代刑法上的自首,兩者的性質不同。是否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義務與是否認定刑法規定的自首情節無必然聯系。

(四)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義務和成立自首并不排斥

如果甲發生交通事故后,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所有義務,同時,主動讓自己處在公安機關的控制之中,也如實交代了事故經過;如果該事故造成了嚴重后果且經過審查,甲構成交通肇事罪,筆者認為,甲前期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規定的義務的行為就應當自動升格轉化為刑法上的自首情節,況且從未有法律法規明確禁止交通肇事可以成立自首。

目前,各地司法機關對交通肇事中是否能成立自首分歧較大,為了規范各地司法機關對交通肇事中自首的認定,有效地做到同罪同罰,維護我國的法制統一,筆者認為,有關單位應當盡快出臺相關文件,對交通肇事能否成立自首予以明確。在相關文件出臺之前,根據現有的法律規定,應當依法認定普通交通肇事中的自首情節。

如果還有相關問題,請在線咨詢不到5分鐘就會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或者電話咨詢400-6012-708.中國法律門戶網站http://www.66law.cn/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