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犯罪中特殊情況的自首認定
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反腐敗的工作機制: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紀委協調,各部門各司其職。紀檢部門與檢察機關在反腐敗斗爭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貪污受賄案件中紀委移送的案件占一定比例。
紀檢部門移送的幾種情形
紀檢監察機關移送的案件一般來講有以下幾種情形:主動向紀檢部門投案自首;紀檢部門收到線索后(無明確內容),通知被審查對象到紀檢部門,被審查對象到案后在審查過程中主動交代了自己涉嫌犯罪事實;雖被紀檢部門事前掌握有關事實和證據,但被審查對象經過教育便主動如實交代了自己和紀檢、監察部門掌握的性質相同的犯罪事實;舉報人舉報被審查對象的犯罪事實比較清楚,也有一定的真實證據的,被審查對象在“雙規”期間心存僥幸,百般抵賴,妄圖混過關,在紀檢人員出示有關證據以后,才不得不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實。
對紀檢部門移送的案件都應認定為自首
《刑法》第67條第2款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該條款適用的對象是特殊的,即只能是被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而被“雙規”的被審查對象在“雙規”期間尚處于未被司法機關采取任何強制措施的階段。筆者認為對紀委移送的案件應當一律認定為自首,而不用區分是否被“雙規”。
筆者以為對于自首問題的認識,關鍵在于正確理解自首的本質。那么何謂自首,根據新刑法第67條的規定,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由此可見,自首是犯罪人犯罪后的一種積極行為,它表明自首的犯罪人已經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違法和應受懲罰性,從而認識到自己的犯罪行為與現行統治秩序是相對立的。正是基于這種認識,自首的犯罪人得以產生了一種主動解決這一矛盾的愿望。也就是說,犯罪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把自己交付國家追訴,正是自首的本質所在。而在通常的情況下,犯罪人總是被動地接受司法機關的追訴,這就是自首行為不同于其他行為的真諦所在。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買車不退定金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0-12-17公安局傷情鑒定收費嗎
2020-11-20治安處罰從重情節有哪些
2021-02-07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延長哺乳假嗎
2020-12-16安全生產法規定員工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3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是什么意思
2021-02-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