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遷時,聽證程序在什么時候最有用?
在拆遷公示時辦理聽證最有用,依據我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在拆遷時申請聽證最有用的時候是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之后三天內向行政機關要求舉證聽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聽證依照以下程序組織:
(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三日內提出;
(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三)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
(四)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
(五)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
(六)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
(七)聽證應當制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
當事人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有異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執行。
二、非法強制拆遷的救濟方法
一般維權方式如下:
1、在面臨非法侵害威脅時,正式書面向當地公安機關提出保護請求,并保留送達回執。
2、在遭受侵害時立即報警求助。
3、在被侵害之后要求立案偵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
4、在適當時機向法院提出行政不作為的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1)《國家賠償法》第四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③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④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2)最高法院在《關于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是否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問題批復》中明確規定,“由于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的,應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
5、訴訟不是目的是手段,通過訴訟的方式推動糾紛的解決,取得合理的補償。
當事人就拆遷的相關事項有異議時,根據法律規定,是有權提出聽證程序的,但相關程序的認定和處理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程序內進行,如果違法了法律規定,那么是無法進行處理的,具體情況下,可以向司法機關的相關部門咨詢辦理。
拆遷協議簽完多久拿到錢
最新房屋拆遷補償內容有哪些?
在房屋拆遷中,被拆遷戶怎樣進行拆遷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比中外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2021-01-05沒有見到征地批文,可以拒絕征地拆遷嗎
2021-03-18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公司持假營業執照如何處罰
2020-12-23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辭退也要簽字嗎
2021-03-15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