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將土地使用權轉讓與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價款的行為。我國實行嚴格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登記制度。《土地管理法》第12條規定:“依法改變土地權屬和用途的,應當辦理土地變更手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60條第3款規定:“房地產轉讓或者變更時,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房產變更登記,并憑變更后的房屋所有權證書向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經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核實,由同級人民政府更換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權證書。”
1、轉讓方未取得使用權證書與受讓方簽訂轉讓協議的,起訴前或者申請仲裁前轉讓方取得土地證或者有批準權的政府同意轉讓的,協議有效。
轉讓方未取得土地使用證書,實質是尚未完全取得轉讓土地的權屬,因此,通常應視為無權處分。但是協議簽訂后,有權批準核發土地證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轉讓方核發了土地使用證或者批準了轉讓行為的,該項辦證或者批準行為應當視為對轉讓方無權處分的追認,因此,此時協議有效。
2、一地多賣,協議均有效。
受讓方均要求履行協議的:
(1)辦理變更登訂手續的一方可以要求交付土地。
(2)均未辦理變更手續的,先行合法占有投資開發的,有權要求辦理變更登記。
(3)均未登記又未合法占有開發的,先行交付轉讓款一方有權要求交付土地,辦理變更。
(4)協議均未履行的,依法成立在先的協議一方,有權要求繼續履行;未取得土地使用權方可以請求解除協議,賠償損失。
一地多賣,屬于欺詐行為,不是無效協議,受讓方有權利要求解除協議,賠償損失。但是,如果幾個受讓方都不行使解除權,而要求履行協議時,只能按照不動產產權轉移的登記原則來處理,即登記優于占有,占有優于交款,交款優于先簽協議。
3、轉讓劃撥土地未經有批準權的政府批準,轉讓協議無效。
但是起訴前或申請仲裁前經批準的,協議有效;協議性質為補償性質,而非出讓協議。
未經批準轉讓劃撥土地,違反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協議當然無效。如果起訴或者仲裁前,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準予轉讓或同意劃撥給受讓方使用的,受讓方有權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但是,由于轉讓方對劃撥土地不享有出讓土地的相關權益,因此,其所簽轉讓協議主要是對其地上建筑物的補償協議,而非土地轉讓協議。如果受讓方要取得出讓土地的使用權,必須依法補交土地出讓金,并辦理相關出讓土地手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糾紛能要之前花去的費用嗎
2021-01-10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1-21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
2021-01-16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保險合同的復效的意思是什么
2020-12-10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準保戶的開拓步驟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