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經濟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單單是國內的商品已經不能滿足國人的消費需求,愈來愈多的選擇購買外國進口商品,尤其是母嬰類的商品。所以很多人也從這里看出了商機,很多人已經投身于海外代購的熱潮,那么海外代購違法嗎?
不超過一定限度,代購是合法的
“海外代購”不等于“海外代購違法嗎”,其實有兩種形式的代購是合法的:一種是本人從國外購買不超過一定價值和數量的物品,供自己使用或饋贈親朋;另一種是專門的代購商家進行代購,但這些商家的物品是按法律交稅的。
2010年,海關總署第54號公告規定,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含5000元)的,并且限自用、合理數量,海關予以免稅放行;對于郵寄,海關總署第43號公告指出,個人郵寄進境物品應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而《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中闡明:“自用”,指旅客或者收件人本人自用、饋贈親友而非為出售或者出租;“合理數量”,指海關根據旅客或者收件人的情況、旅行目的和居留時間所確定的正常數量。
也就是說,把握一定的限度,普通人出國回來買點東西,可以不繳稅,享受一定實惠。另外,代購生意也可以在合法范圍內做,比如一些代購網站,對國內稀缺商品進行國外采購,而后快遞給客戶,他們會在最終價格上計入稅款,或者客戶簽收時補繳稅款,這也沒有問題。
超過限度,就是海外代購違法嗎。不僅逃稅違法,繳了稅再去賣也不行
當然,存僥幸心理,超過以上法律政策規定,為了逃稅而代購是違法的,“空姐”的行為自然觸及了以上法律。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按超額繳稅了,但只要轉手牟利,也涉嫌違法。
海關法律政策中的“合法代購”要求必須“自用”,那樣的物品具有“非貿易性”的特征,即入境后不用于出售或出租。顯然易見,海外代購產業中,這些商品將再次進入貿易領域,所以海外代購的商品是貨物,無論其價值多少,都要照章納稅。
這意味著,代購貨物達沒達到5000元或50元并不重要,因為這兩個是針對自用的限制,而用于牟利的代購,即使單次價值和數量都很小或者按自用繳了稅也不行,也應該按進口貨物來繳稅。當然,現實中對是否是自用很難辨別,一旦被查到,后果才嚴重。
除了直接代購人,轉售、購買代購品同樣違法
在庭審中,“空姐”辯解道,“有一部分貨物是從國內代購網站上購買的,因此這部分不應計算在內”,事實上,不管是誰,只要主觀上明知是“代購品”而購買的,都涉嫌違法。
《海關法》中規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進口的貨物、物品的也應追究法律責任,由于很多代購行為涉嫌“走私”,于是買代購品的人也是涉嫌參與“走私”的;而《刑法》中規定,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進口的其他貨物、物品,數額較大的將構成走私罪。
由此觀之,代購雖然成了產業鏈,不少消費者享受著代購的實惠,但按照現行法律,購買代購品的確涉嫌違法犯罪。
除了直接代購人、代購點,消費者購買代購品也涉嫌違法。
實際上這不是真正意義上“法律的空子”,法律的規定明確而全面
2010年,海外代購的交易規模為120億元,2011年256億元,2012年預計為480億元。這份來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預示著,海外代購這個近幾年興起的行業正在以瘋狂的速度增長。這種增長背后顯然大量實質性的“走私”行為。這類行為難以廣泛緝查,因此不太可能大量禁絕。不少消費者會認為這可能是“鉆了法律的空子”。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講,這連“法律的空子”都不算。
所謂“法律的空子”,一般是指法律并未作出規定某些領域,基于“法無禁止即允許”的私權原則,行為上有很大的自由度。雖然其中某些行為可能與法律本身的精神甚至社會習俗相悖,但由于法無規定,也不能追究法律責任。但對于代購這類行為。中國關于走私的相關法律已經實際上完整覆蓋了這些行為。一旦遭到偵查,并沒有多少自辯的借口。這次判決下達以后,不少人表示了驚訝,但實際上這只是來自對法律的不了解。隨著代購交易規模越來越大,國家規范這一領域也是遲早的事。
經過上面所述的了解我們不難看出,界定海外代購違法嗎?是存在一條很清晰的界限的。在這個界限范圍內就是很合理的正常的商業運營,一旦超出這個界定那就是碰到法律,是會被追究一定法律責任的。所以商家們如何把握這個度還需要好好的考量。
消費者網購注意事項有哪些?
購物時滑到摔傷,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果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將房屋轉租,對于轉租期限的約定應注意什么
2020-11-19刑事律師函怎么寫
2021-01-13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08廣東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09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立約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0-11-23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