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綁架過程中過失殺人有什么罪名嗎
首先,綁架罪是指勒索財物或者扣押人質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綁架他人后,又實施故意傷害,故意殺人行為的,被綁架罪所包容,不單獨定罪。由上述規定可知,綁架罪中過失致人死亡的,作為綁架罪的加重情節處罰,不會再單獨定罪判刑。也就是說,在綁架過程中過失殺人是沒有什么單獨的罪名的,只是作為一個加重情節來進行處罰。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一款:犯本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犯前款罪,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綁架他人后,又實施故意傷害,故意殺人行為的,被綁架罪所包容,不單獨定罪。
過失殺人如何認定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與意外事件的界限
兩者的共同點在于:
1、客觀上行為人的行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結果;
2、主觀上行為人沒有預見這種結果的發生;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于要查明行為人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死亡結果的發生,是否應當預見,如果應當預見,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過失而沒有預見,則屬于過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為人對此不應負刑事責任。
(二)本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根據司法實踐經驗,區別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殺人罪,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應注重:
1、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
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是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憑借一定的自認為能夠避免他人死亡的結果發生的因素,如行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術、經驗、知識、體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為預防措施,以及客觀條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輕信他人死亡的結果不會發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結果最終發生了。
間接故意殺人,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對這種結果的發生采取聽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態度,從而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
2、過失致人死亡罪同“誤殺”的故意殺人行為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求的是行為人對其行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存有過失心理態度。在司法實踐中,不應將行為人在故意殺人中因打擊錯誤誤殺其“針對對象”(即行為人追求的殺害對象)以外之人的行為認定為過失的致人死亡罪
(三)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向故意殺人行為轉化的問題
1、行為人過失致人重傷,客觀上被害人已經達到無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為人誤認為只造成了重傷,為逃避罪責而逃之夭夭,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基于過失行為而負有緊急搶救的義務,如果及時進行搶救,雖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為人的行為屬于過失致人死亡罪。而行為人故意逃避搶救義務,主觀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因此,行為人主觀心態和客觀行為均發生了由過失致人死亡罪向間接故意殺人罪的轉化,應以間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2、行為人的過失行為,已經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其自己只認為被害人受了重傷并因怕被害人事后揭露其罪行,而故意實施殺害已經死亡的被害人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的對象認識錯誤,不影響其后面實施的故意殺人罪的構成,應對其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 通過以上內容,可知在綁架過程中過失殺人有沒有單獨的罪名,只是作為綁架罪的加重情節處罰,不會再單獨定罪判刑。如果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砸車物業承擔責任嗎
2020-12-31貧困戶子女贍養的義務能否免除
2020-12-26公司的股東會如何行使職權
2021-01-14反擔保協議書
2021-01-20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對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期限是多久,如何處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在實踐中的問題
2021-03-08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及交通事故處理的期限
2020-11-25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