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網絡上騙到更多的人,現在的網絡騙術也越來越多樣化,甚至有些人囂張到開立網絡詐騙公司,關于這種行為我們絕對是要嚴懲不貸的,這對我們民眾的生活帶來很大的隱患,那么小編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網絡金融詐騙公司的詐騙方式的幾種常見方式,大家要注意區別。
1、“天天分紅”受騙者眾多
“天天分紅”是時下最為流行的理財詐騙模式之一,興起于2011年。平臺號稱用戶只需要投入少量的錢,就能讓資金在數十天內翻2-3倍,并且每天發放“收益”。
當用戶投入一定的資金后,最初幾天都會按期發放“收益”,用戶如果不再追加投資,平臺就會立即讓其賬戶密碼失效,無法獲取本金。當用戶看到有利可圖,選擇追加投資,這時平臺會按期發放幾天“收益”,等待更大筆的投資追加,如果沒有追加,也會很快讓其賬戶密碼失效,無法獲取本金。
裴智勇對騰訊科技表示,“天天分紅”是堂而皇之的行騙,且可以通過百度等各種平臺進行公開推廣,所以受害人群龐大。因此大公司在某種程度上扮演了“天天分紅”的詐騙推手。“我向某搜索網站舉報這種詐騙行為之后,他們在接下來幾天會將這類廣告撤掉,但不出幾天,廣告又會重新上線。”
2、銀行理財產品漏洞被利用
今年9月,大量工行、招行和農行等用戶紛紛在網上反饋收到短信提示,稱自己的銀行卡在網上購買了某款理財產品被扣除了大筆資金,并告知“如果不是您本人操作,請與我們聯系。”當網友去ATM機查詢時發現,自己的銀行卡余額竟然真的少了短信中告知的相同金額。
這時,如果真的就給對方打電話要求退款,你就正好走進了對方預先設好的圈套。對方會以退款需要確認是你本人操作為由,拿到你的短信驗證碼,并順利將你的銀行賬戶余額轉走。
實際上,在得知余額莫名減少之后,如果用戶通過去銀行柜臺查詢就可以發現,自己的資金并沒有丟失,只是從銀行活期被轉為定期理財產品,因而在ATM機上無法查看。
原來,詐騙人員通過拖庫與撞庫、公共WiFi、ATM機針孔攝像頭、電腦木馬等途徑獲取的用戶銀行卡賬戶和密碼后,順利登陸賬戶,但由于沒有手機驗證碼無法進行轉賬,因而想到利用銀行卡內將活期理財轉為定期無需短信驗證碼這一特點,順利將余額由活期轉為定期,然后詐騙用戶說出短信驗證碼,盜走資金。
3、P2P平臺頻現虛假投資標的
P2P網貸眼下正發展火熱,截至今年10月,已進入成交規模萬億元時代。然而,許多P2P平臺也借此為目的,圈走了大量錢財。
很多平臺打著“高息”、“保本”、“短期標”等旗號發布大量虛假標的,吸引普通投資者,資金到賬后便攜款“跑路”,出現平臺突然無法登陸、創始人消失或辦公地點虛假等情況。
為了能在短時間內詐騙到大量資金,有平臺在開業前聲稱要連續舉辦數天的優惠活動,等到開業后投資者蜂擁而至,然而平臺很快就無法打開,甚至上午開業下午就“跑路”。
多家專業機構數據顯示,目前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安徽、山東等省份成了P2P平臺“跑路”的重災區。
騰訊科技獲悉,僅在安徽,目前難以兌現的P2P平臺就包括金喜財富、什馬金融、錢茂財富、上致財富等數十家。
陜西西安一投資者向騰訊科技爆料,總部位于北京的中融首信在今年9月下旬開始提現困難,10月中旬已經確定跑路,拖欠投資者資金8000余萬元。目前警方已經介入。
早在8月底,就有網友舉報中融首信跑路。不過讓人嘩然的是,中融首信于9月2日在其官方微博發表公開信稱這是惡意誹謗、無中生有,并號召廣大投資者“不要聽信謠言,積極響影國家號召,打擊造謠聲勢者,堅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有投資者稱,當得知平臺跑路后,大家才發現該平臺上大部分投資項目都是虛假標的。而當投資者找到該公司法人,卻得知法人宗濤并不是公司的實際持有者,只不過是被實際控制人劉彥生借用了其身份證,二人疑為合謀詐騙投資者。“大家通過各種打探,還發現他們倆原來還都蹲過監獄。”
騰訊科技深入投資者維權微信群發現,在該平臺無法兌現的投資者超過300人,其中甚至包括該平臺在西安地區的兩位職員,一位職員投資了400多萬元,另一位職員投資了30多萬元。
4、虛假借款詐騙
在各大提供借貸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還盛行著一種借款詐騙。借款人通過信息販賣者獲取有效身份信息,并以他人的身份在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借款或消費。在一些平臺,不乏員工與借款者內外勾結,過度包裝借款人信息,使得原本無法借款的人也借到款項,變相侵吞公司資產。
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曾說,紅嶺創投有些壞賬是因為分公司高管與借款人有千絲萬縷的關系,被借款人拉下水,內外勾結。
翼龍貸三農事業部負責人許迎告訴騰訊科技,翼龍貸今年有兩名加盟商主要負責人和一名員工因為侵占或協助借款人侵占公司資產,已經被送進了監獄。
騰訊科技獲悉,大學生分期購物平臺分期樂近日聯合警方打掉了一個借款詐騙小團伙。該詐騙團伙的作案手法為:偽造假學生證等材料,偽冒他人身份申請分期購物商品,利用到手的商品進行套現。
5、境外詐騙網站“釣大魚”
當前非法集資違法犯罪活動多發,其手法不斷花樣翻新。在眾多投資理財詐騙網站中,有很多網站均號稱是境外大型國際集團投資,利用政策法規漏洞進行詐騙。
這類網站多由境內的人在港臺、東南亞或歐洲等地設立,其網站的IP地址也指向境外,增加警方對其進行追蹤的難度。
境外理財詐騙網站首先在國內各大網絡平臺投放極具誘惑力的廣告,承諾只賺不賠,利息高出銀行數倍,且投資周期短。國內很多有影響力的網站均能找到其廣告,因此投資者更容易上當。
最初一段時間,當投資者投入資金較少時,平臺會如期返還收益和本金;待投資者對其產生信任以后,便利用大眾貪財的心理,推薦高收益理財產品;投資者紛紛“上鉤”、將全部家底拿出進行投資以后,網站很快就無法打開,該公司順利將賬戶內的資金全部轉出到境外,最后消失。
這類平臺往往同時擁有幾個或十多個域名,其服務器也位于韓國、東南亞等地。為了誘騙更多的人上當,其網站的命名也較為講究,其名字往往與國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相同。
騰訊科技調查發現,境外理財詐騙網站的受騙人數高達數萬人,累積被騙資金在百億元規模。目前這類的投資理財詐騙網站包括香港保利金融投資集團(下稱“保利金融”)、紅杉金融控股投資集團、軟銀國際金融投資集團(下稱“軟銀金融”)、香港富國國際金融集團、香港黑石國際金融集團、花旗金融網等。
其中,保利金融與軟銀金融兩大平臺所顯示的辦公地址相同,兩大平臺很可能是同一控制人。保利金融號稱公司總資產5200億美元,而據中國保利集團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末,保利集團總資產為4553億元。香港保利集團為確實存在的公司,但該集團從未成立香港保利金融投資集團。
顯然,詐騙網站盜用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的品牌,也加大了網民對詐騙網站的識別難度。
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行業的主流是健康與安全的。但同時,這一行業也吸引到了不法分子的關注。對于投資人來說,學會識別詐騙平臺在當前形勢下變得十分重要。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關于網絡金融詐騙公司的詐騙方式的幾類常見的形式,關于這幾種形式大家可以從自身角度出發來看看她們到底是如何來進行詐騙的,另外,小編要提醒大家,在進行交易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如果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登陸網站進行在線咨詢。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2020
信用證詐騙罪追訴期是多久,追訴時效是多長?
貸款詐騙罪立案標準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公司應該給交保險嗎
2020-12-14一般個體戶要預審多久
2021-03-01侵犯商標權18萬會怎么判
2021-03-19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2020要是持票人開具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1-01-19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車輛超載事故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