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行為對于社會的危害很大,這種犯罪的影響范圍極其廣泛,受害人人數(shù)也較多。因此,網絡詐騙行為是我國公安機關重點打擊的犯罪之一。對于網絡詐騙行為依照我國刑法應當按照詐騙罪定罪處罰,那么,網絡詐騙五萬怎么判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相關的法律知識。
一、網絡詐騙五萬判刑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屬于“數(shù)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shù)額巨大”。
因此,網絡詐騙5萬元判刑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網絡詐騙的犯罪構成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guī)定了貸款詐騙罪。
2、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xiàn)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綜上所述,網絡詐騙五萬怎么判呢?根據我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犯罪人會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到10年,并處以罰金刑。具體的刑罰標準需要根據行為人具體的行為危害程度以及是否有悔罪表現(xiàn)決定。對于這方面如果還有疑問,請您咨詢律霸的律師們,他們會給您更為詳細的答案。
詐騙罪的形式處罰是什么?
微信詐騙被抓會有什么后果 ?
2020最新詐騙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監(jiān)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判決后如何申請執(zhí)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學生發(fā)現(xiàn)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土地轉讓合同書一
2021-03-12土地轉讓新政策是什么
2020-12-26房屋贈與期間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3-18拆遷安置房上市交易條件
2021-02-21房屋拆遷補償?shù)男问郊皹藴适鞘裁?/p> 2021-01-27
拆遷凍結的房屋能否購買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