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更加關注公民的切身利益。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到微信詐騙,有的時候會想到報警,因為公安部門是為人民服務的,但是又會擔心金額達不到要求,我國法律也對公安人員的管理范圍進行了規定,那么微信被騙了1500能報警嗎?我們來了解下。
一、被騙1500元是否可以報警
被騙1500元,屬于財產權受到侵害,可以報警。人民警察對公民的報警案件,應當及時查處。
二、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條明確規定,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2、《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法》
第二十一條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侵犯或者處于其他危難情形,應當立即救助;對公民提出解決糾紛的要求,應當給予幫助;對公民的報警案件,應當及時查處。
人民警察應當積極參加搶險救災和社會公益工作。
3、《刑法》第266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有關司法解釋規定:詐騙罪的數額較大,以2000元為起點。
依據你說得事實,結合上述法律規定,可以肯定,對方是一種詐騙行為,但由于金額僅為1000元,尚不能達到“數額較大”的2000元要求,故,對方不構成犯罪,屬于民事侵權。但同時對方觸犯了《治安懲罰法》,應該收到治安處罰。
如果你有證據證明對方多個對象詐騙,累計金額遠遠超過2000元,你可以向公安機關舉報,請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
因為公安機關應當維護社會秩序,這個是屬于財產侵害,我國警察法也規定了如果公民的財產受到侵害應當予以幫助,只不過數額達到兩千以上則會構成刑事案件,未滿兩千元則是民事案件,但是詐騙方仍然會受到治安處罰。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借款詐騙罪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合同詐騙罪的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監察什么情況下會出調解書
2021-01-17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舉證責任時怎樣劃分的
2021-03-03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排除妨害
2020-12-2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怎么寫
2021-01-12土地轉讓的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09城鎮居民是否可以土地流轉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