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是一種高科技的詐騙手段,犯罪行為的實施者通常是高智商的年輕人,這也是由于網絡平臺在安全維護方面存在漏洞所造成的。由于當代人的安全維護意識較強,所以犯罪分子的詐騙手段也與往常不同,他們打著合法目的的幌子實施著非法行為,那么,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網絡詐騙的方法有哪些?
1、設計虛假的炒股軟件
。犯罪分子為牟取非法利益,設計出虛假的炒股軟件,通過商業化融資融券交易平臺,以知名期貨公司和他人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名義在互聯網上推廣該平臺,虛構該平臺可以為客戶通過大量股票交易業務,誤導客戶在該平臺內存入大量資金進行虛假的股票買賣交易實施詐騙活動。
2、利用網絡搜索引擎提高虛假網站關注度
為提高虛假購物網站的知名度和點擊率,擴大業務量,不法分子通過網絡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推廣”業務,將虛假網站排在搜索引擎的顯著位置,引誘用戶“上鉤”。
3、謊稱提升信用額度
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百度推廣、qq等網絡平臺發布辦理無抵押小額貸款及提高信用卡額度等虛假信息并留有聯系方式,誘騙被害人上當。一旦有人進行聯系后,犯罪分子即假冒是銀行工作人員,套取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及信用卡信息實施詐騙活動。
4、模仿電視節目中講述的犯罪方式實施詐騙
犯罪分子為了發財,竟然模仿電視節目中的犯罪方式實施詐騙活動。一旦被害人“入套”后,不法分子便編造各種謊言實施連環詐騙。
5、虛構準備慈善捐款
犯罪分子假扮富商,通過qq 聊天交友尋找被害人并獲取其信任。在以“慈善捐款”為誘餌釣得被害人后,其他同伙扮演富商身邊的“知名律師”,以代為辦理相關捐贈手續為由,要求被害人繳納稅收、手續費、公證費等各類費用。待被害人上當受騙打款后,犯罪嫌疑人通過網絡快速轉移至自己的“安全賬戶”。
6、假冒快遞售后服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購買大量快遞公司單據信息,從中篩選出有退換貨需求的顧客之后,犯罪分子假冒售后人員、公司經理等身份與顧客聯系,以幫助退換貨等名義,要求被害人打入400元左右不等的退換貨保證金,收款后又以銀行扣除手續費、公司會計開票面額不同等為由誘騙被害人繼續匯款。
可以看出每種方法都看似合法,他們利用的是人們對某種行業的信任,以及利用了人類貪婪的心理。當然,網絡詐騙的方法還有很多,而且都證據都不易保存,或者不具有信服力,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基本的防止自己被騙的知識。
詐騙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微信詐騙被抓會有什么后果 ?
保險詐騙罪的數額標準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犯跑了案件怎么判
2020-11-10刑事案件法院什么時候給舉證期限
2021-02-08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特殊侵權
2020-11-28工傷鑒定一定要康復期后才可以做嗎
2021-01-27知識產權與債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3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哪些人可以成為遺囑執行人
2020-11-22隨意提管轄異議可能會被罰款嗎
2021-03-16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出讓土地的房子要開自建證明嗎
2021-02-22商品樓房拆建補償標準
2021-03-19拆遷對租房的有補助嗎
2021-03-23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和標準是什么
2021-01-10農村房屋拆遷補償額的確定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