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是我們生活中很不愿意提到的一個詞。車禍就意味著死亡與離別,讓很多的家庭非常的心碎,但是在車禍當中又一種很特殊很特殊的情況,有時會讓我們束手無措,不知道該怎么辦。精神損害賠償能不能主張自己的權利,很多人對這個問題是不清楚的,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胎兒到底受不受法律保護以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應不應該請求損害賠償以及如何賠償的問題。
在具體闡釋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胎兒,胎兒是受法律保護的法律所保護的,胎兒是指正在孕育中的人機制出生這一法律事實,發出之前尚未露出母體,并且處于孕中的生命體。懷孕期間的胎兒或胎兒父母受到傷害的是否可以請求嬰兒的賠償?在實際當中,這是存在爭議的,但是在中國人民最高法院的意見中,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
由于胎兒是不算于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所以關于胎兒的民事權利,我國的法律在個別情況下是予以保護的,但這不能說明胎兒在我國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的,在嬰兒娩出母體之前,對于胎兒的侵害只能視為對其母親的侵害。由于我國國情的原因,關于這個問題是有在我國法律中進行明確規定的。
只能對其母親有民事效力,因為嬰兒是否能夠免出以及演出之后是否能夠存活是具有不確定性的。若嬰兒出生的時候是死胎,就不能把其算作迷失主體,當然也就不想有任何的民事權利,不強留損害賠償的請求權。如果胎兒出生之后是活體的話,由于他的出生事實已經確定,他就可以被視為民事主體,是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他的權利是有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在實際的按揭當中,對于這種事情的處理一般是這樣的,在侵權行為,也就是車禍發生的時候,胎兒還沒有出生,訴訟開始之前和訴訟結束之前仍未出聲的話,可以推遲整個案件的審理和判決。先不要著急,等胎兒出生之后根據她的狀態,然后受到的實際損害進行一并審理。
而對于在車禍事件當中受到損害的其他人,可以不帶嬰兒出生之后進行審理,提前進行審理,按照正常的民事和刑事的賠償來進行解決問題,他們的處理方式與嬰兒是不同的。
對于車禍當中嬰兒受到損害的賠償的處理的原則體現了我們國家人人平等的原則,對于嬰兒和成人都是有一樣的保護,只不過嬰兒的身份特殊,對他的保護需要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和程度上的限制而已,但這并不等于嬰兒沒有娩出母體就沒有得到保護。
我們當然不希望聽到車禍,也不希望看到孩子在車禍當中喪生。不過如果真的這種情況發生的話,其家人可以主張權利對嬰兒的權利進行保護。
車禍賠償金怎么算
車禍死亡賠償金怎么算
車禍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拆遷對承租人如何賠償
2021-01-01做傷殘鑒定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2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當事人已經死亡怎么辦
2020-12-17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如何解決土地流轉相關問題
2021-01-19商鋪拆遷賠付是多少
2021-02-212020年公租房拆遷產權置換條例
2020-12-21拆遷維權的最佳時機是哪個階段
2020-11-11房屋在航拍圖沒有拍到,在拆遷中就不給補償是否合理
2021-02-28廠房遇到拆遷,員工的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2集資房拆遷補償款可以代領嗎
2021-03-09《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工作規程》解讀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