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與欠稅的區別是什么?
(1)主觀方面不同
1、逃稅行為的主觀上存在故意,并有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2、漏稅行為與欠稅行為的納稅人均沒有逃稅的故意。
(2)行為表現不同
1、逃稅行為,表現為納稅人通過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
2、漏稅行為及欠稅行為,均表現為納稅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
(3)行為性質不同
1、逃稅行為系違反刑法規定的犯罪行為
2、漏稅行為及欠稅行為沒有違反刑法規定,不是犯罪行為。
(4)法律后果不同
1、逃稅行為構成刑法規定的逃稅罪,逃稅行為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2、漏稅行為及欠稅行為,應按照稅務機關的規定及時補稅,以及進行必要的行政處罰。
二、偷稅漏稅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在5萬元以上并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構成逃稅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2、納稅人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5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10%以上的,構成逃稅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3、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綜上,其實偷稅和漏稅的法律性質也不一樣,漏稅跟欠稅的含義是一樣的。不過現在稅務機關對偷稅漏稅案件的處罰已經有了很大的調整,過去是只要偷稅漏稅達到一定數額就追究刑事責任,現在是第一次偷稅漏稅的,一般都是進行行政處罰。
一般納稅人偷稅漏稅責任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有哪些
2020-11-22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虛擬貨幣是傳銷嗎
2021-01-08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1-19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離婚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試用期的長短有什么限制
2020-11-21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土地轉讓年限是多久
2020-11-18農民朋友在土地轉讓中要注意的問題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