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賠償的原則有哪些
企業職工工傷賠償是基于對職工人身造成傷害后應承擔的賠償責任而設立的一種法律制度。它適用于我國境內的所有企業和各種用工形式、用工期限,并且以工傷存在為前提,對職工個人實行非主要過錯責任原則。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工傷保險待遇,我國實行的是職工無過錯責任原則。這就是說,無論職工有無過錯,只要發生了工傷事故,工傷職工都應當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而對于工傷賠償來說,根據現行法律規定,筆者認為,實行的則是職工非主要過錯責任原則。也就是說,只有在職工非主要過錯情況下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才能請求工傷賠償,如果人身傷害事故是由職工本人故意或者主要過錯造成的,按照現行法律的規定,則不屬于工傷賠償的范疇。所以,工傷賠償對職工適用的是非主要過錯責任原則,而不是無過錯責任原則。
二、工傷護理賠償標準是什么
評殘前,護理人收入×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由工傷醫療機構出具醫囑證明或診斷書確定護理時間和護理人數,時間超過3個月仍需護理依賴的應申請鑒定機構對當事人是否需要進行確定,最長不超過20年)
評殘后,根據護理級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
三、工傷認定的流程是怎樣的
(一)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二)審核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收到申請人的工傷認定申請后,應及時進行審核,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當場或者在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
(三)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需要可以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四)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在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并抄送經辦機構。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工傷賠償的原則和工傷護理賠的償標準”問題進行的解答,對于工傷保險待遇,我國實行的是職工無過錯責任原則,無論職工有無過錯,只要發生了工傷事故,工傷職工都應當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動物致人損害的形態可分為哪幾種
2020-11-12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侵權方能否繼續使用商標
2020-11-29擔保人要對私下約定的利息負擔保責任嗎
2021-02-05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指定住所監視居住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6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復婚后再次離婚財產如何分
2020-11-22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