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強制執行措施的區別有哪些?
1.目的不同。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強制相對人履行義務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的狀態;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則是使相對人的人身與財產保持一定的狀態,從而預防、制止或者控制正在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違法行為或危險狀態。
2.前提不同。行政強制執行的前提是法定義務人不履行法定義務;行政強制措施不以行政相對人不履行法定義務為適用條件,而是以危害社會的行為或事件的發生為前提。
3.動因不同。行政強制執行的起因只能是義務人負有不履行職責的義務而作為或負有作為義務而不履行職責的行為;而行政強制措施的起因,既可以是危害社會的行為,也可以是危害社會的某種事件的發生,甚或是某種狀態的出現。
4.實施主體不同。行政強制執行的實施主體包括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主體只有行政機關。
5.結果不同。行政強制執行的結果是以義務人履行義務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而結束;行政強制措施在情況調查清楚后,經認定不需要繼續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應該解除強制、恢復原狀,經認定需要繼續實施強制措施的,應依法采取相應的處理決定。
二、對行為的強制執行方法
1、強制許可。《專利法》(2008年修訂)第48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根據具備實施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的申請,可以給予實施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強制許可:
(一)專利權人自專利權被授予之日起滿三年,且自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滿四年,無正當理由未實施或者未充分實施其專利的;
(二)專利權人行使專利權的行為被依法認定為壟斷行為,為消除或者減少該行為對競爭產生的不利影響的。"
2.強制檢定。《計量法》第9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器具,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以及用于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的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實行強制檢定。”
3.強制收兌。外匯管理局有權強制收兌外匯。《外匯管理條例》第45條、第46條均規定了強制收兌外匯的強制執行手段。如第46條規定:“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或者倒賣外匯的,由外匯管理機關給與警告,強制收兌,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外匯金額30%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措施這兩種都是屬于強制性的行為,同樣也都是屬于行政強制,但這兩種是屬于不同的處罰目的,一種是因不履行條款而作出的決定,另一種就是直接進行執行,所以,不同的情況作不同的處理。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最新行政強制執行法全文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暫住證過期3個月怎么辦
2020-11-14網絡暴力致死怎么判
2021-03-15傷害罪法庭怎么判
2020-11-07交通違法影響政審嗎
2021-03-16擔保法對連帶共同保證人追償權的限制
2021-03-18民事案件中移送管轄可以復議嗎
2021-03-24車輛財產損失民事起訴狀
2020-11-24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查封、扣押期限的規定
2020-11-15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