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是什么
取保候審,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公檢法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依法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擔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偵查和審判,并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
二、怎么辦理取保候審
辦理取保候審,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也可以由他們的法定代理人(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近親屬(夫、妻、父、子、女、同胞兄弟姊妹)以及偵查階段聘請的律師或者審查起訴之后委托的辯護人,向司法機關提出書面申請,即填寫取保候申請表。在偵查階段,向偵查機關提出申請;在審查起訴階段,向檢察機關提出申請;在審判階段,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
偵查、檢察、審判機關對于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依法作出取保候審的決定,并決定是人保、財產保,還是人保與財產保并用。
對于人保,取保候審申請人必須提出保證人,保證人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經司法機關批準,由保證人和被擔保人(即被取保候審人)出具保證書,保證人保證履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保證人保證遵守《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取保候審人的人保手續即告終結。
對于財產保,司法機關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可以責令被取保候審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監護人出具由司示機關確定的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取保候審的財產保手續即告終結。被取保候審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最長不超過12個月,具體時間由司法機關決定),如果被取保候審人不違犯《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司法機關不退還保證金,將其上繳國庫;根據不同情況,司法機關可以責令當事人重新辦理取保手續,也可以轉變為監視居住、逮捕等強制措施。
對于人保與財產保并用,即將上述人保、財產保的手續同時辦理,并得到司法機關的認可,其取保候審手續即告終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法律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2-18河道整治拆遷的紅線范圍
2021-03-04工資爭議在社交平臺上私信工會有效嗎
2021-03-03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能否作為被告
2020-12-25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2-13從法律效力來看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關系表現
2021-03-13出賣人將房屋贈與女兒怎么辦
2021-02-26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失能
2021-01-25單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3-14出讓土地贈與他人流程是什么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