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訴后能否再申請工傷賠償
因工傷賠償申請勞動仲裁后,勞動者申請撤回仲裁的,只在未超過仲裁期限的,勞動者可以再申請勞動仲裁,請求工傷賠償。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三十六條?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視為撤回仲裁申請。
被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決。
二、工傷法院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1、就工傷賠償事項與用人單位協商,協商不成的,應及時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2、當事人一方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1)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2)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對一審判決不服的,15日內提出上訴。二審判決為終審判決,送達后發生法律效力。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工傷糾紛案件撤訴處理的,只要在工傷認定期限內的,可以再申請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賠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交貨期間無力履行合同怎么救濟
2021-02-13房主與第二買受人簽訂合同是無權處分嗎
2020-11-11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如何寫離婚協議書?
2021-02-14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