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對工傷賠償的數額有爭議的,是不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如果是對工傷認定或者勞動能力鑒定結果有爭議的,可以申請司法鑒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十六條?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三)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
(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
(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工傷賠償糾紛怎么解決
為了充分保護工傷糾紛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保護工傷職工及其親屬的合法權益,我國的有關法律法規對工傷糾紛現定了多種解決途徑。
(1)申請行政復議
根據有關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2)提起行政訴訟
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在經過行政復議后,對行政復議還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3)申請調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協商解決
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凋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可見,就有關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可以協商解決,申請調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需要指出的是,提起民事訴訟之前必須先經過仲裁,否則法院不予受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只是對工傷賠償的數額有爭議的,是不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如果是對工傷認定或者勞動能力鑒定結果有爭議的,可以申請司法鑒定。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經濟補償金計算的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14父母去世后房產繼承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24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商標授權和品牌授權是否一樣
2020-12-10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二審終審判決生效一審法院執行嗎
2021-02-05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競業限制實務中如何界定競爭對手
2021-01-29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醫療糾紛訴訟的案由包含哪些
2021-01-01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