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對工傷賠償的數額有爭議的,是不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如果是對工傷認定或者勞動能力鑒定結果有爭議的,可以申請司法鑒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十六條?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三)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
(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
(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工傷賠償糾紛怎么解決
為了充分保護工傷糾紛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保護工傷職工及其親屬的合法權益,我國的有關法律法規對工傷糾紛現定了多種解決途徑。
(1)申請行政復議
根據有關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2)提起行政訴訟
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在經過行政復議后,對行政復議還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3)申請調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協商解決
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凋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可見,就有關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可以協商解決,申請調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需要指出的是,提起民事訴訟之前必須先經過仲裁,否則法院不予受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只是對工傷賠償的數額有爭議的,是不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如果是對工傷認定或者勞動能力鑒定結果有爭議的,可以申請司法鑒定。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職工孕期可以安排出差嗎
2021-03-10醫療事故引起智力受損該怎么鑒定
2021-03-10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