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工傷免責協議合法嗎
公司可以和員工簽訂工傷免責協議無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工傷發生后,如果用人單位既未向主管部門上報,又未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認定工傷,在這種情況下的協議是無效的。因為該行為屬隱瞞不報,逃脫了勞動監管部門的監管,最終破壞了國家的勞動安全制度,也損害了勞動者的健康權利,違反了法律強制性和禁止性規定,依據《合同法》第52條第(五)款規定,該協議自始無效。
《勞動法》第57條規定:國家建立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的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該法條規定用人單位對待工傷的行為標準是“應當……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是強制性的。《安全生產法》第70條規定: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報告當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拖延不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壞有關證據。該法條規范用人單位的強制性和禁止性行為是“單位負責人……立即如實報告……,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第6條規定:企業負責人接到重傷、死亡輕傷等事故報告,應當報告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所在地勞動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工會。該法條規定用人單位對待工傷的行為標準是“……應當立即報告企業主管部門及所在地勞動部門……”同樣是強制性的。《工傷認定辦法》第17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該法條同樣規范用人單位行為標準是“應當……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屬強制性規定。
工傷發生后,如果用人單位及時向行政主管部門上報,并啟動工傷認定程序,這種情況下的私了協議是有效的,因為勞動法賦予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自行和解的權利,這種權利的行使是在遵守國家安全勞動制度的前提下完成的。《勞動法》第77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事故,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也可以協商解決。《企業勞動事故處理條例》第52條規定:企業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法律是允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勞動糾紛(自然包括工傷糾紛)協商調解的;法律之所以允許協商調解是因為這種協商既體現了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則,又節省了大量的仲裁或訴訟的成本,節約了社會資源,對社會的進步發展是有利的;同時《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達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因此說,只要雙方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協議的內容又是真實的,在用人單位上報主管部門的前提下,工傷私了協議是合法有效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工傷免責協議是否合乎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是一定要對勞動者的工傷進行保護和相關的保險問題,工傷免責協議是嚴重的侵犯勞動者的權益,是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寫上作廢算不算作廢
2021-03-20行政劃撥土地拆遷是否有賠償
2020-12-07出租車撿到手機不給怎么辦
2021-03-11房屋定金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30道路交通傷殘等級鑒定四級標準
2021-03-17監獄假釋以后多久出獄
2020-11-17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哪些
2021-02-16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國家房屋征收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8人戶分離情況下拆遷補償款分配原則是什么
2021-03-08拆遷安置房與回遷房有區別嗎
2020-11-13拆遷安置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能否轉讓
2021-01-16上海浦東新區民宅拆遷如何補償
2020-11-21拆遷租的地蓋的車間怎么補償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