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賠償裁決出來后還能調解嗎?
對于工傷賠償,是不可以不通過勞動仲裁院直接向法院起訴請求工傷賠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而勞動仲裁的時效為一年。
2008年5月1日實施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現在的關鍵在于,你是否有工傷認定書,如果沒有,無論你是否在仲裁時效內,都不可能得到賠償(個人工傷認定的時權為一年);如果你有工傷認定書,你是否有能力、證據證明你知道權利被侵害到現在是在仲裁時效(一年)以內。
工傷司法調解了法院裁決了,可以上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調解協議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但是不具有強制力,不能申請法院執行。一方當事人拒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仲裁。如果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十四條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并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后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五條達成調解協議后,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六條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律霸小編提醒您,如果你在生活中不幸遇到了工傷,在確保自己身體安全的前提下,再去申請賠償,能調解盡量調解。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公婆能否看望孫子
2020-12-03征地補償協議簽訂主體包括政府部門嗎
2021-01-29特種設備報廢條件有哪些
2020-11-15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