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近日,廣東省某企業(工廠)的員工張某,可能因感情問題,在工作時間于工廠自殺身亡。隨后,當地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取證及司法鑒定,最終確認為自殺。幾天后,死者家屬找到企業,要求賠償15萬元。企業認為,員工是自殺的,原因可能是感情問題,與工作無關;且其死亡也沒有發生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當然與企業無關;但企業可以考慮從人道主義給予一定的援助。最后,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雙方協商同意由企業支付50000元給家屬。
分析:
要解決本文提出的問題,首先要解決下面的問題:①員工自殺是否構成工傷;②自殺死亡,是否屬于非因工死亡;③非因工死亡的待遇有哪些?
1、自殺不構成工傷。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三)自殘或者自殺的。”據此,如能確認勞動者屬于自殺的,即不能認定為工傷。
2、自殺是否屬于非因工死亡。“非因工死亡”是與“因工死亡”相對應的籠統的概念或說法。一般而言,非因工死亡是指非員工自身主觀故意因素導致的死亡,如意外事件或疾病等導致的死亡。非因工死亡,政策法律法規明確了其家屬可享受相關待遇。“自殺”是指自然人自愿或故意采取各種手段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它與患病死亡、意外死亡有著本質的區別。那么,員工自殺死亡能否歸屬為非因工死亡,其家屬能否享受相關待遇?
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對此問題并無直接的規定,如地方有規定的則按地方規定處理。地方如無相關規定,即可依民法理論進行分析與處理:如果員工的自殺確實是工作以外的其他因素引發,與工作毫無關系的,那么用人單位無須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是工作因素(如上級領導強迫、刁難、威脅、侮辱勞動者等)引發的,那么用人單位應根據過錯程度承擔相關責任。
3、非因工死亡待遇。如果地方文件把自殺死亡納入非因工死亡的范圍,那么死者家屬可根據國家或地方的規定獲取相關待遇。在廣東地區,主要執行《廣東省企業職工假期待遇死亡撫恤待遇暫行規定》(粵勞薪〔1997〕115號)的規定,即:“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發給喪葬補助費、供養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金(或供養直系親屬生活補助費)、一次性撫恤金。喪葬補助費的標準:3個月工資(月工資按當地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計,下同);供養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金標準:6個月工資;一次性撫恤金標準:6個月工資。在職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除有規定納入社會保險支付的地方外,由企業按上述標準發給死亡撫恤待遇。”
法律建議:
遇到員工自殺(死亡),用人單位應第一時間報警及通知家屬,并通過錄像、證人證詞、物證等手段保留必要的證據。與家屬協商期間,用人單位應查證死者的法定繼承人有哪些,審核繼承人的身份是否真實合法。無論依地方規定,還是民法理論,或是出于人道主義,如果雙方就相關費用達成一致意見的,都應簽署相關協議及保留書面的費用支付憑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車輛被盜報案有期限嗎
2021-03-22交通事故未出傷殘鑒定能否起訴
2021-01-04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多久可以量刑
2021-03-22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