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算全責嗎?
根據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導致事故無法認定責任的,由逃逸者承擔全部責任。若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交通違法行為,也有過錯,則要根據雙方的過錯對于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來確定交通事故責任。
根據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導致事故無法認定責任的,由逃逸者承擔全部責任。
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本身是一種很嚴重的過錯,但并不是逃逸就一定負全部責任。若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交通違法行為,也有過錯,則要根據雙方的過錯對于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來確定交通事故責任。
如果無法證明對方當事人有過錯,或雖有過錯但與交通事故無關,或者因逃逸導致現場被破壞,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逃逸方應負事故全部責任。
二、哪幾種情況負交通事故全部責任
當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當事人一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當事人各方有條件報案而均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同等責任。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應當負主要責任,非機動車、行人一方負次要責任。
三、肇事逃逸的處罰
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這里所說"責任"是指民事責任,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賠償責任.法律將該責任確定為推定過錯責任.由于當事人逃逸導致事故現場遭到破壞,使交管部門對事故責任難以認定,首先推定其有過錯,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若其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才可減輕其責任,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舉證責任。
行政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該規定是對交通事故逃逸人員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將被吊銷駕照且終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論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屬情節加重犯,刑法將此規定了較重的量刑.需要提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法定最高刑是十五年,故意殺人罪法定最高刑是死刑。如全國關注的鄭州市公安局民警張金柱交通肇事案。張在駕車行駛時因車速過快,將騎自行車的蘇東海和其兒子蘇磊撞得飛彈起來摔倒在地,同時將蘇的自行車掛在肇事車下。沿途群眾不斷驚呼,張仍瘋狂逃跑,將蘇東海掛在車上拖行1.5 公里后被武警和群眾截獲才被迫停下。最終蘇東海重傷,蘇磊經搶救無效死亡。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張死刑,以交通肇事罪判處三年有期徒刑,數罪并罰執行死刑。
若是駕駛員不慎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并且為了避免受到處罰而選擇逃逸,交通管理部門的職員在偵查案件的過程中,也無法確定其他的責任主體,那么此時該逃逸者就有可能需要對此交通事故的法還是能負全責。故而建議不要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交強險理賠嗎
交通肇事逃逸賠償金額多少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鑒定可以作為處罰依據嗎
2021-03-06公安行政處罰公告告知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1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怎樣劃分責任
2020-12-07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保險原則有哪些
2020-11-29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