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防衛應負什么刑事責任
(1)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行為人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3)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
(4)行為人既是假想防衛,也是提前防衛,主觀過錯應屬故意。
假想防衛發生的情況下,這種實施防衛的行為雖然也是故意行為,但這種故意的行為是對事件發生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而造成的。因假想防衛對他人產生傷害的,也需要承擔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假想防衛應不應該以故意犯罪來處理
我國刑法第14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故意犯罪是以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為前提條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又是以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具有危害社會的性質為重要內容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危害社會的行為,當然也就不可能明知此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也就不可能構成故意犯罪。在假想防衛的情況下,行為人對他人實施的防衛行為雖然是故意行為,但這種故意是建立在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認識錯誤的基礎之上的,即行為人自以為自己的行為是對不法侵害的反擊,是一種對社會有益的正當防衛行為,即主觀上不具備犯罪故意的認識內容。因此,不能把假想防衛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
假想防衛可以過失犯罪論處嗎
假想防衛并非都是不具有罪過的行為,行為人主觀上往往存在過失,由于假想防衛的行為人對沒有實行不法侵害的人造成了損害,有時甚至是導致了嚴重的后果,這雖然是由于行為人主觀上的認識錯誤所造成的,有可寬恕的一面,但在多數情況下,只要行為人稍加注意,就可以弄清不法侵害是否確實存在,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以避免錯誤及危害結果的發生,由于行為人應該注意而未注意,使本可避免的危害結果未能避免,所以,其主觀上存在刑法意義上犯罪的過失,一般可以過失犯罪論處。需要注意的是,刑法第15條第2款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因此,在假想防衛案件中,由于過失而造成危害后果的,只有刑法分則中明文規定處罰這種過失行為時,行為人才承擔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否則,即使因過失導致了一定的危害后果,也不應要求行為人承擔刑事方面的責任。
在某些情況下,假想防衛的行為人產生存在不法侵害的認識錯誤屬于不可避免嗎
主觀上沒有罪過,危害結果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對此,應當視為意外事件,不負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16條規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不是犯罪。對于行為人的這種認識錯誤是否可以避免,應結合行為人自身的認知條件,參考社會上一般人的認識水平以及案發當時具體的時間、環境等客觀因素綜合判斷分析,力求準確。
假想防衛發生的情況下,這種實施防衛的行為雖然也是故意行為,但這種故意的行為是對事件發生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而造成的。因假想防衛對他人產生傷害的,也需要承擔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遭到損害后怎么應對
2021-02-28法律顧問費和代理費要分開收嗎
2020-12-19公司預審到備案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13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嫖娼是犯罪嗎?嫖娼被抓怎么處罰
2020-12-12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交通事故保險合同外的賠償應該誰來承擔
2021-01-21投資型保險合同解除后,保單現金價值歸誰所有
2021-02-10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集體土地流轉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9在征地拆遷中,什么時候應該進行聽證程序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