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致死和致傷分別怎么判?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二、交通肇事的逃逸行為有哪些?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
對于肇事逃逸的量刑不能單純的致傷和致死來進行判定,不一定逃逸的司機就絕對要承擔全部的責任的。本身雙方非常明顯的在交通事故當中就是負有同等的責任,就算是有人死亡了的話,量刑也一般不會達到七年以上。可逃逸往往會導致交通事故的責任難以判定,所以就只能有肇事逃逸的司機承擔全部責任。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賠償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如何認定
酒后駕車如何處理,酒后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不良資產后能否再轉讓
2020-11-13司法部發布《五不準》通知的內容
2021-02-21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可以單獨簽訂試用期合同嗎
2021-01-15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