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負全責的規定都有什么?
交通事故中逃逸方負全責,其具體內容如下:
(一)事故因當事人逃逸,而無法認定當事人責任的,無論事故各方的實際責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擔全部責任;
(二)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雙方均無責任,即意外事故,逃逸方承擔全部責任;
(三)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逃逸方有安全違法行為或駕駛有錯誤,他方沒有過錯,逃逸方負全責;
(四)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事故當事人雙方均有責任,在確定過錯比例的基礎上適當減輕逃逸方的責任。
相關知識
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缎谭ā芬幎ǎ煌ㄕ厥潞筇右莼蛘哂衅渌貏e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據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導致事故無法認定責任的,由逃逸者承擔全部責任。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本身是一種很嚴重的過錯,但并不是逃逸就一定負全部責任。若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交通違法行為,也有過錯,則要根據雙方的過錯對于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來確定交通事故責任。如果無法證明對方當事人有過錯,或雖有過錯但與交通事故無關,或者因逃逸導致現場被破壞,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逃逸方應負事故全部責任。
二、哪幾種情況負交通事故全部責任當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當事人一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當事人各方有條件報案而均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同等責任。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應當負主要責任,非機動車、行人一方負次要責任。
由此可見,因為發生交通肇事逃逸后,警方很難認定事故責任承擔方,因此一旦無法認定事故責任方,逃逸的當事人就讓負全責,當然,這也是站在保護受害者的角度上,因為肇事逃逸后,受害者得不到及時救治,甚至致死的幾率大大增加。因此交通肇事逃逸在無法認定故事責任時,逃逸方應付全責。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哪些情況構成交通肇事逃逸,哪些情況又不構成?
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刑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0-12-14借款人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2020-12-19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