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構成要件分為幾個方面
1、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2、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客觀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最高院的《解釋》中規定了在五種情形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
如果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沒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或者雖有交通違規行為但該違規行為與結果沒有因果關系,或者行為人在交通事故中僅負同等責任或者次要責任,或者交通行為在所造成的結果尚未達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標準的,或者在負事故全部責任或主責的情況下僅致1人重傷,但又不具備酒后駕駛、無執照駕車、無牌照駕車《解釋》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為人事后有逃逸行為,也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
即該行為是否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
什么叫交通肇事行為
交通肇事行為是指交通事故當事人在交通事故中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力,造成死亡,或侵犯公私財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尚不夠刑事處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等應當給以交通管理處罰的行為。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有違章行為和交通肇事行為的當事人給予的行政制裁的交通肇事處罰。
肇事逃逸,在行為人方面,行為人是屬于過失的行為,并不是故意要使得交通事故的發生,只是因為違章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并且造成人員傷亡等情形,但是對于肇事之后逃逸,就是屬于故意的,因為逃逸,有人死亡的,那么情節就很嚴重了。
肇事逃逸一定會拘留嗎,怎么處罰?
酒后駕車如何處理,酒后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2020年最新交通肇事逃逸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延期申報工傷如何填寫
2020-11-23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關于職工死亡撫恤金如何計算
2020-12-14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拘傳的程序有哪些
2020-12-11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