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肇事逃逸肇事人死亡是否要擔責?
肇事逃逸人在逃逸過程中因操作不當,翻車死亡,追趕人如果不存在過錯就沒有責任。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一般情況下肇事逃逸自己翻車導致死亡,追趕者不承擔責任。如果追趕者存在過錯,或者是違法犯罪行為應當承擔承擔法律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 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刑事訴訟法被告人死亡應該如何處理?
刑事訴訟法在總則第十五條規定:對于被告人死亡的”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而關于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并未對被告人死亡做出特殊規定,似乎可以認定被告人在再審程序中死亡適用第十五條的規定。
第二百四十一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第十五條規定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第二百四十一條規定的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說明了法律已經考慮到當事人死亡和喪失行為能力的情況。所以規定了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和近親屬可以提出再審申請。尤其是關于近親屬的規定,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只有被告人死亡,近親屬才有資格表達意見。被告人活著,其本人意見做主,被告人喪失意思表達能力,其法定代理人意見做主,只有被告人死亡,近親屬的意見才能做主。這說明當事人死亡和喪失行為能力不影響再審程序的啟動,自然不會影響再審程序的進行。第二,請注意,當事人在一審和二審程序中都被稱為被告人,因為一審和二審解決的是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問題,所以當事人叫做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而再審程序解決的是生效判決的合法性的問題,所以在再審程序中,沒有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稱呼,只有申請人,而第十五條并沒有關于申請人死亡的規定。所以再審中申請人死亡不等于被告人死亡。繼續審理并不違反第十五條的規定綜上認定,再審申請人死亡不影響再審程序的進行。這既符合保障無辜的人不受刑罰的法律精神,也并不違反刑法第十五條的規定。
有很多見義勇為的社會熱心民眾,在發現司機肇事逃逸了以后也積極的進行著追趕,結果肇事者是因為自己心慌才翻車死亡的,這樣在經過調查以后,追趕人根本就不用承擔任何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賠償。所以追趕者在追趕的時候要確保自己都是正常的駕駛,不能不計后果的逼停肇事人。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的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拍攝書本放網絡是侵權嗎
2020-12-07安徽非婚生子如何處罰
2021-01-14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分割
2021-03-01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