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對于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進行警示和教育,需要行政處罰法進行約束和規范。人們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享有穩定的額社會秩序,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制約和減少犯罪行為的出現不能缺少行政處罰法的制約作用。國家為什要制定行政處罰法呢?
一、行政處罰法的目的
《行政處罰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下簡稱《行政處罰法》)自1996年10月1日施行以來,對于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持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行政處罰法是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規定制定的法律。
二、行政處罰的原則:
(1)處罰法定原則。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2)公正公開的原則。行政處罰法第四條規定,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3)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行政處罰法第五條規定,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設定和實行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4)保障當事人陳述權利原則。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
(5)一事不再罰原則。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相信的大家已經具體了解為什么要制定行政處罰法。行政處罰法有助于穩定社會秩序,保障公民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對于未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以及及時制止。行政處罰是對未構成犯罪的一種處罰方式,通過處罰讓當事人認清自己行為的危害性,避免再次觸犯。
行政處罰重從輕處罰有哪些情形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生效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逾期交房違約金標準
2021-02-09質權成立的要件是什么
2021-01-17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律師函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1-02-16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
2021-03-05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村民大會可以拒絕土地出讓嗎
2021-01-14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的意義和風險是什么
2020-11-29買的二手房拆遷會賠償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