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對于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進行警示和教育,需要行政處罰法進行約束和規范。人們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享有穩定的額社會秩序,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制約和減少犯罪行為的出現不能缺少行政處罰法的制約作用。國家為什要制定行政處罰法呢?
一、行政處罰法的目的
《行政處罰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下簡稱《行政處罰法》)自1996年10月1日施行以來,對于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持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行政處罰法是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規定制定的法律。
二、行政處罰的原則:
(1)處罰法定原則。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2)公正公開的原則。行政處罰法第四條規定,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3)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行政處罰法第五條規定,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設定和實行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4)保障當事人陳述權利原則。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
(5)一事不再罰原則。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相信的大家已經具體了解為什么要制定行政處罰法。行政處罰法有助于穩定社會秩序,保障公民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對于未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以及及時制止。行政處罰是對未構成犯罪的一種處罰方式,通過處罰讓當事人認清自己行為的危害性,避免再次觸犯。
行政處罰重從輕處罰有哪些情形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生效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事能否參加股權激勵
2021-02-05近似商標駁回復審能成功嗎
2021-01-27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司法解釋
2020-12-09土地承包合同的訂立程序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2-09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