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首是刑事犯罪的法定從輕或減輕情節,那么,在實踐中,交通肇事罪的自首應當如何認定呢?哪些情形又可以認定為交通肇事罪的自首呢?下面由律霸小編為你具體介紹,希望對你有所裨益。
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離開現場的認定為逃逸。但行為人交通運輸肇事后,離開現場并非為逃避法律追究情況的,顯然屬于交通肇事后未逃逸。在未逃逸的情況下,行為人主觀上離開現場的目的不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并在客觀行為上積極搶救傷者及財產,保護現場,自動投案,如實交待自己的罪行和接受審判;或者,雖來不及到有關機關報案,但被司法機關抓獲、傳訊或采取強制措施后,對事發經過毫不隱瞞,以行為人所知和認識到的情況如實講述,不避重就輕,不夸大對方責任,不推卸自己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主客觀能夠相互印證沒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不認定為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只認定為一般的交通肇事罪,并且應對其主動投案行為認定為自首,按照自首的處理原則,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量刑幅度內,可以從輕處罰。
相反,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離開現場,雖然不間斷地向有關部門主動投案,但未如實講述事發經過,隱瞞事實,回避自己的責任,夸大對方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的行為擾亂了公安機關調查案件,給司法機關的偵破活動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不但沒有提高刑事案件的辦案效率,反而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按照刑法總則關于自首的規定,即未如實供述案件主要事實的,不能認定為自首。
具體而言,對下述未逃逸的情形,應當認為肇事者的行為已符合刑法所規定的自首成立條件,依法認定為自首:
1.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的。在審理交通肇事案件中,執法者經常遇到司機在交通肇事后,即撥打“110”等電話報警,然后怕被受害方毆打而離開現場。在生活中,特別是在農村的確存在事故發生后,受害方的親屬朋友上前圍攻肇事者,將其毆打致傷的情況。筆者認為,此種情況下司機雖然未實施完全的搶救義務,但其主觀心理是害怕受到傷害,不是逃避搶救義務及責任追究,只是暫時離開事故現場,之后能夠積極采取措施搶救受害者的,并主動投案接受審判的,不屬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應當認定為自首。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而忘了報警的,但向有關部門如實講述事發經過的。對交通肇事案件而言,交警在接到報案前往處理事故時,對肇事者及人員傷亡情況一般并不清楚,只是到現場后經過詢問、勘查等一系列活動,才能對該起事故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和犯罪嫌疑人是誰作出初步判斷。對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自動投案的規定,對肇事后不逃跑,積極保護現場、搶救傷者,經交警盤問后如實講出肇事經過情況的犯罪嫌疑人,就應當視為自首。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到醫院后,確因籌集傷者醫療費用而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這種情況下,雖然行為人沒有主動報案,但其客觀行為表明,其并沒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意圖,而是積極搶救傷員,符合自首的條件。
4.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之后主動歸案的。實踐中交通事故發生后,有的肇事者本人當場受傷昏迷過去,喪失了行動能力同樣需要救助。等事故被人發現送往醫院救治后,執法人員一般也趕赴了事發現場,并對現場進行了勘查、詢問等一系列活動。如果肇事者蘇醒之后,主動打電話、委托他人或直接向有關單位和人員,講述事發經過,并自愿接受審判的,可以認定為自首。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例如,行為人夜間駕車行駛與一黑影擦邊而過,行為人以為是被風吹來的樹枝或紙片等物品,車行駛一段路程后,行為人下車才發現血跡,然后報案并投案的這種情況下,如有證據證明上述事實,則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不能認定逃逸,客觀上在發現交通事故后,及時報案并投案如實講述事實,即不屬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離開現場,又符合自首情形,應以一般的交通肇事罪并有自首情節定罪量刑。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我們還需要注意交通肇事逃逸后的自首怎樣認定問題,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你可以及時聯系我們律霸,我們將盡快為你詳細介紹。
:
交通肇事罪能判多少年?
交通肇事罪賠償協議范本怎么寫?
2017年交通肇事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提前解散時怎么賠償員工
2021-01-21危房拆遷怎么安置
2021-03-16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
2020-12-02破產和解制度對債務人的積極意義是什么
2020-12-05三類犯停止減刑假釋
2021-02-21婚后父母出資買房屬于個人財產嗎
2021-03-03刑拘后多久能探視
2021-02-22贍養費糾紛立案材料要哪些
2020-12-12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