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帶來的后果往往比交通肇事嚴重許多,例如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會導致行為人對交通事故承擔的責任更重,對被害人的賠償更多等。下面,我們馬上一起來學習下相關知識。
交通肇事后逃逸,不僅有違倫理道德,還違反法律,其后果往往也是嚴重的。
一、責任認定重
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可能無責任或只有部分責任,但如果逃逸,導致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司機就要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
二、損害賠償重
按《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賠償費用少則幾千塊,多則上萬元甚至于幾十萬元,如肇事車輛投保了第三者責任險,發生交通事故后,賠償時,保險公司有先予支付的義務。但如果肇事車輛逃逸,按《保險合同》約定,保險公司就不再承擔保險責任,車主要承擔全部的賠償費。
三、行政處罰重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規定,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機,不論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都將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
四、刑事責任重
根據《刑法》第133條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肇事后逃逸的,屬法定的加重情節,傷者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傷者沒有死亡,機動車駕駛員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將撞傷者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傷者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嚴重殘廢的,則構成了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按《刑法》規定,將會受到更加嚴厲的處罰。此外,法律還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車人指使肇事司機逃逸,致使傷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員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在實踐中,有的交通肇事逃逸者心存僥幸想法,試圖通過逃逸的行為來避免法律的制裁,但是,往往都適得其反。另外,救助傷者除了是法律的要求,更是道德倫理對人們的要求。如果您對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請您及時聯系律霸,我們將盡快為您答疑解惑。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標準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認定
交通肇事逃逸責任認定及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流男方賠償多少合理
2020-12-04如何用法律的手段制裁網絡暴力
2021-03-18婚前協議只簽名沒按手印是否有效
2021-02-11離婚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如何舉證
2020-12-21中止探視權起訴狀的內容
2020-12-13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0-12-16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