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庭審的時候,我國對于法庭審結案件的期限都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定,所以庭審的時間一般情況下都是不會超過法定期限的。有些人就是因為這一規定,所以對我國的行政處罰的期限問題也是比較關心的。所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做出行政處罰期限問題是否有規定?
一、做出行政處罰期限問題是否有規定?
行政處罰法只規定了兩年時效期限,也就是說違法行為發生后兩年內沒有發現的,不得再做出行政處罰,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此時效的規定是六個月。
而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的規定,你說的情形又超出了期限,所以應當是違法的。但是違反期限對行政機關和行政處罰行為有什么樣的影響,法律并沒有規定。從法理上來推斷,違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應當是無效的,可以提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二、行政處罰辦案期限為多久?
(一)《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五十七條規定:
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9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案情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0日;案情特別復雜,經延期仍不能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關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是否繼續延期。案件處理過程中聽證、公告和鑒定等時間不計入前款所指的案件辦理期限。
(二)規定辦案期限的實際意義。
辦案期限是指從立案之日起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時間。行政處罰決定的執行時間等不計入辦案期限。
事實上,《行政處罰法》沒有對行政處罰案件的辦案期限作出明確規定,但不能據此認為《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案件的辦案期限沒有要求。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原則。《行政處罰法》在規范行政處罰行為、推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同時,同樣重視提高行政效率。《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時效的規定以及聽證程序有關時限的規定,表明了對行政機關依法辦案、及時辦案的要求。由于行政處罰案件種類復雜,涉及多項行政管理內容,加之各地行政執法實際情況差別很大,《行政處罰法》對辦案期限沒有明確作出統一規定。
《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從提高行政效率和公正執法的角度出發,對行政處罰案件的辦案期限作出了必要的、可行的規定。
只是在我國制定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當中,有提到六個月之內將所有的行政處罰程序進行完畢。并且企業或者公民的某些違法行為,自發生之日已經超過了兩年的時間,行政機關在此期間都沒有任何行政處罰的行為,以后就不能夠再追究了,不過這種情況也很少見,政機關一般都是違法必究的。
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哪些?
哪些行政處罰應當舉行聽證程序?
工商行政處罰程序的主要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如何提出交通鑒定費賠償申請
2021-01-28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公司搬遷怎么給補償金
2020-12-09改裝車違法嗎,改裝后要怎么過年檢
2021-02-25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精神損害賠償金多少
2021-01-03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