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主體的行為觸犯了行政法規,經其他民事主體舉報,或被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發現后,會對該民事主體展開調查。若經查實,確定其實施了違反行政法規的行為,并且給國家機關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根據規定,行政處罰決定書法院怎么判?
一、行政處罰決定書法院怎么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調查終結,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一)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二)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
(三)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四)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第三十九條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應當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和證據;
(三)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四)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行政處罰決定書必須蓋有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的印章。
二、行政處罰決定書應在幾日內送達當事人?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四十條“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后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的規定,以及《民事訴訟法》及其相關解釋中有關期間、送達的規定,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期間包括兩種情況:
(1)當事人在場的,應當在宣告后將行政處罰決定書直接交由當事人;
(2)當事人不在場的,應當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七日內送達,即從行政處罰決定書上載明的日期的第二天開始起算;期間屆滿的最后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后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同時,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五條第四款的規定“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作出后七日內交付郵寄、進行委托送達或者公告送達。
并結合行政處罰規定,對當事人判處罰金、拘役,若情節嚴重,則會判處其承擔刑事責任,并且會將犯罪記錄計入個人檔案。這意味著該民事主體將不能再利用信用進行貸款,也不能輕易的找到工作。
行政處罰中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時限是如何規定的
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哪些?
什么是行政許可,行政許可的作用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有期限嗎
2020-12-06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土地承包合同需要公證嗎
2020-12-25出讓土地合同變更受讓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6拆遷轉戶口相關政策,拆遷轉戶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拆遷中拆遷補償款的歸屬如何實現
2021-02-14農村養殖戶的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12夫妻共同生活十年離婚村里拆遷女方可不可以分拆遷款
2020-12-02征地拆遷補償的標準范圍
2020-11-09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采取怎樣的救濟措施
2020-11-12舊城改造補償方案出臺 最高可獎房價15%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