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為進一步發揮行政復議制度在解決行政爭議、建設法治政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和推進各級行政機關依法行第一條為進一步發揮行政復議制度在解決行政爭議、建設法治政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依法保障公民、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和推進各級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條例》及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對行政復議案件的調解、和解工作。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行政復議調解,是指在行政復議過程中,行政復議機關經查明有關行政爭議的事實,分清是非,在不違背法律和損害公共利益、他人利益的基礎上,積極進行協調,引導當事人互諒互讓達成協議,從而有效化解行政爭議的行政復議處理方式。本辦法所稱行政復議和解,是指在行政復議過程中,當事人之間自行達成和解,并經行政復議機關確認準許相關和解內容,從而有效化解行政爭議的行政復議處理方式。
第四條行政復議機關審理行政復議案件優先運用調解、和解方式。調解、和解時遵循自愿平等、合法合理和公開公正的原則,保障當事人在行政復議調解、和解過程中充分參與、陳述表達與知悉案情的權利。
第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運用調解、和解方式結案:
(一)涉及行政自由裁量權行使的;
(二)涉及或行政補償糾紛的;
(三)涉及自然資源、使用權權屬的行政裁決、行政確權的行政爭議中,當事人就所涉權屬達成調解、和解協議的;或者該調解、和解協議的履行需要變更原的;
(四)因行政,當事人之間達成新的協議或自愿解除原合同的;
(五)因、征用或出讓、、資源環境、等行政爭議或群體性的可能影響公共利益或社會穩定的;
(六)涉及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的;
(七)有關法律、法規對解決該行政爭議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
(八)行政復議機關認為可以調解、和解的其他情形。
第六條當事人可以以書面或口頭形式提出調解申請,口頭提出的,應當記錄在案并經當事人署名確認;行政復議機關也可以根據行政爭議的具體情況向當事人提出和解建議。
調解過程中,行政復議機關可以提出調解方案供當事人協商時參考;當事人也可以提出調解方案。
第七條行政復議機關主持調解,被申請人應當由主要負責人或者委托經特別授權的工作人員參加。
申請人或第三人可以人參加調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判沒收個人財產,名下無財產怎么辦
2021-02-22職業病診斷鑒定手續有哪些
2021-02-22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土地轉讓形式
2021-02-03新農村建設就是拆遷嗎
2021-02-04公益拆遷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1-01-292020年棚改項目的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1在拆遷中,沒有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28河北宅基地拆遷補償
2020-12-01房屋征收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22宅基地動遷子女有份嗎
2021-03-21